“大象”跳舞,“帝国”日落。彭博社9月2日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印度去年第四季度GDP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回顾近年来世界GDP排行榜,印度可谓进步神速。印媒称,印度10年前还是十名开外,2017年赶超法国升至第六,如今正式位居第五。更重要的是,“打擂”并未结束,印度很可能在2027年超过德国成为第四大经济体。
不过,就在印度人振臂欢呼之际,也有机构和外媒泼冷水称,增长奇迹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不少外国公司正纷纷选择逃离。
印度经济的实际状况究竟如何?是什么力量助其“健步如飞”?又有什么弱点让外来投资者如履薄冰?
最好时期?
印度超越英国,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自莫迪政府上台以来,印度经济基本保持7.5%至8%的增速。以美元计算,印度经济在过去10年中以5.7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而同期英国仅增长1.76%。
但最近几年,印度经济的发展轨迹一度让人沮丧。
早在新冠疫情发生前的2018年,“莫迪经济学”已显现疲态,疫情的冲击更是加快了经济泡沫的破裂。2020年4月,彭博社称印度经济“清零式崩盘”,在外部需求下降的背景下,基础设施薄弱、建设水平低下等短板暴露无遗。2020至2021财年经济萎缩6.6%。
不过时隔两年,印度经济不仅重现活力,还展示了新的“肌肉”。
就速度而言,印度今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13.5%,在全球大型经济体中处于领先。
从规模来看,继去年第四季度后,印度今年一季度、二季度的GDP总量均超过英国。到今年年底,预计印度GDP总量将达3.54万亿美元,高于英国的3.38万亿美元。
曾经统治印度次大陆两个世纪的经济体,一朝成为印度的手下败将,外界普遍将其视为印度经济史上的里程碑,并努力寻找这个亚洲第三大经济体的“增长密码”。
有分析认为,印度亮眼的成绩单得益于两方面。内部来说,强劲的需求复苏助推经济增长,尤其是服务业,今年4至6月私人消费增长25.9%。外部来看,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略微缓解通胀压力,并转化为消费者的需求上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所长胡仕胜指出,后疫情时代,在全球经济恢复依然乏力的大背景下,印度在一众发展中经济体中表现可圈可点。相较英国,其面积更大、人口更多、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在数字经济到来的时代,超越英国可以说是某种必然。
更重要的是,胡仕胜认为,目前,印度正处于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发展内外环境最好的时期。国内,莫迪政府在政治上形成“大一统”状态,执政党印人党地位愈发巩固,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执掌的格局正在形成,这为印度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国外,眼下正值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之际,美西方加紧对印度进行全方位扶持,特别是美国希望拉拢印度成为挤占中国发展空间的重要力量。因此,一些印度人认为,大国崛起的“战略机遇期”到了。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认为,印度超过英国,没有太大悬念,因为两国经济体量较为接近,超过法国之后再赶上英国,可以说是指日可待。
“从增长模式看,印度经济与中国依靠投资和外贸拉动不同,主要靠内需拉动。因此,疫情限制措施取消后,印度经济恢复高速增长的动力,符合外界预期。”林民旺说,此外,俄乌冲突背景下,印度抓住机会左右逢源,化不利为有利,成为国际局势中的一方赢家。
但接下来,印度GDP要超过德国就没有那么轻松。林民旺说,德国GDP大约高出印度1万亿美元。印度经济要实现赶超,恐怕需要较长时间。
薄弱环节
尽管经济增长成绩骄人,但也有一些观察人士态度谨慎。
有印媒指出,印度打了一场“翻身仗”,但需从多个角度加以透视。
一方面,两国人口差距明显,这是印度一大优势。截至今年,英国人口为6850万,印度人口为14.1亿,相当于前者的20倍。另一方面,人均GDP差异巨大,印度只有2500美元,英国则是47000美元,为两国经济提供了更现实的收入水平比较。
更关键的是,印度的贫困水平更高,仍有2.7亿印度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从衡量经济增长成果的人类发展指数看,印度在健康、教育、生活水平等方面至少需要10年才能达到英国1980年的水平。
有外媒“嘲笑”,印度作为“全球增速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名分”只是暂时的,因为其制造业表现令人失望。穆迪、高盛等一些评级机构近来也下调了印度本财年增长前景。
外界好奇,印度经济究竟存在哪些脆弱点?
综合舆论观点,大致有几个方面。
其一,经济增长并没有切实转化为就业岗位的大幅增加。失业率居高不下且实际工资处于历史低谷,国内消费可能不足以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其二,印度储备银行自4月以来的快速加息导致借贷成本急剧上升,而全球经济放缓可能会阻碍对国内商品和服务的需求。
其三,印度经济承受着卢比疲软带来的压力,双赤字情况更趋严重。预计本财年印度贸易赤字占GDP的比例将达3%,会给印度货币带来进一步压力。
对此,林民旺认为,失业率的统计实质性意义不大。印度的非正式经济形态很多,占比很大,不能单纯用数据来分析。不过,印度经济确实存在一些内部问题。
林民旺注意到,近期,不少外资跨国企业都表现出对印度市场的失望,要么退出印度,要么压缩在印投资生产规模,包括美国福特汽车、通用汽车、花旗银行、瑞士豪瑞等公司。究其原因,与莫迪政府自2018年年底开始大规模提升关税、经济政策越发朝向“国内保护主义”有关。2019年开启第二任期后,莫迪政府更是以国家安全、税务审查等理由,对外资企业采取各种限制措施。随着印度整体营商环境的恶化,外国企业投资经营的信心与意愿受到挫伤和打击。
“赛道”在哪
有人说,莫迪政府之所以在经济开放上“开倒车”,是为了促进印度经济结构转型。也有人说,这是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长期弊端,一届政府极力维护的可能仍是其背后垄断财团的利益,而不是中小工商业的发展。
对此,两位学者从两个不同角度加以解读。
胡仕胜指出,长期以来,中低端服务业一直占据印度GDP的半壁江山,印度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但就印度制造业的发展而言,一直都受“五流”(物资流、劳动力流、土地流、资本流和科技流)不畅的困扰。如今,内外环境对印度制造业的发展有利。
内部,莫迪政府地位稳固,话语权更大。外部,印度正在加快中高端制造业与西方的深度“勾兑”,尤其是加入美西方所倡导的各种所谓的弹性产业链、供应链计划。在一些核心新兴产业领域加大合作,印度试图跻身“快车道”。比如,在智能手机量产领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又如,印度在新能源汽车、制药领域不断发力。在中低端制造业领域,印度不断利用西方遏华政策所引发的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之机,承接更多美西方的外迁企业。
不过,“印度发展制造业仍面临一个问题:窗口期究竟有多大,印度能不能赶上这趟列车?”胡仕胜说,自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与过去全球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的模式不同,整个全球化呈现不同以往的发展态势:安全越来越被置于发展之前。一些国家一心寻求“安全”前提下的“发展”,因此出现逆全球化的现象。
在此背景下,胡仕胜认为,印度可能会面临“两头落空”的困境,找不到自己的“赛道”在哪。在中下端制造业领域,它可能很难突破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的竞争局面;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它又很难从西方国家手中拿到真正的核心技术,甚至只是沦为西方赚钱的机器。
林民旺则指出,莫迪政府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最主要的目标是实现国内政治经济的整合议程,将分散的各个邦捏合成整体。从客观效果来说,无论“进口替代”还是“自力更生”,都对执政党背后的大财团有利。
此外,林民旺说,印度试图“接盘”美西方从中国转移的企业和产业链,寻求融入美国主导的经济体系。但美西方跨国企业的商业行为不会完全遵循地缘政治逻辑。即便美欧日澳将印度看作战略伙伴,但它们的企业却没有将印度看作一个好的投资市场。2019年至2021年,流入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不升反降就是一例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