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简称“复旦中国周边中心”,Center for China’s Relations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of Fudan University, CCRNC-Fudan)成立于2013年11月11日,隶属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截至2021年4月,该中心现有研究人员16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3人。国际问题研究院赵卫华教授担任中心主任(2022年9月起)。中心首任主任为石源华教授(2013年11月至2019年9月),中心第二任主任为杨健研究员(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
(2019年9月12日,中心成员合影)
(从左至右:胡旸昱、朱芹、薛松、祁怀高、信强、陈玉刚、杨健、石源华、包霞琴、涂怡超、
邢丽菊、陈妙玲)
中心以复旦大学优势学科政治学和国际关系为依托,着力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各领域关系的研究,力求为促进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做贡献。
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是“中国—东盟学术共同体”(The Network of ASEAN-China Academic Institutes,NACAI)的常设秘书处,“中国-东盟学术共同体”成立于2017年5月28日。(点击浏览:“中国—东盟学术共同体”项目介绍)
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也是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分中心。(点击前往: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网站)
2019年9月14日,中心启动了“复旦印尼倡议”项目(Fudan Indonesia Initiative Program, FIIP)。“复旦印尼倡议”项目旨在推动复旦大学对印尼内政外交的深入研究,扩大中印尼学术交流平台。薛松助理研究员担任该项目协调人。(点击浏览:“复旦印尼倡议”项目启动报道)
中心的主要工作包括:
(1)主办《中国周边外交学刊》(Journal of China’s Neighboring Diplomacy)。《中国周边外交学刊》是由中心主办的中国周边外交研究专业性学术集刊(半年刊)。2015年第一辑(总第一辑)至2017年第二辑(总第六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18年第一辑(总第七辑)开始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自2018年第二辑(第八辑)起更名为《中国周边外交研究》。《中国周边外交研究》编辑部欢迎国内外从事中国周边外交研究、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的学者和朋友们赐稿。(点击浏览:《中国周边外交研究》详情)
(2)提交政策咨询报告。
(3)主编“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外交研究丛书”(Fudan University Series on China’s Neighboring Diplomacy Studies)。“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外交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已出版:《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周边安全与周边外交》(中华书局2014年7月出版)、《冷战后中国周边地区政策的动力机制研究》(中华书局2016年6月出版)、《中国周边外交十四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转型期日本的对华认知与对华政策》(中华书局2017年1月出版)、《人文化成:中国与周边国家人文交流》(世界知识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中国与周边各国的人文交流与互鉴》(世界知识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权力扩散视角下的中越南海争端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支点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丛书”计划每年出版1-2种学术著作。
(4)主办“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外交研讨会”(Symposiums on China’s Neighboring Diplomacy of Fudan University)。“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外交研讨会”一般在每年11月份举行。(点击浏览:“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外交研究研讨会”报道)
(5)编制“中国周边国家概况及其对华关系数据库”(Database for Neighboring Countries Overview and Relations with China)。“数据库”由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建设。“数据库”包括“大周边”国家及其与中国关系的基本情况。《中国周边国家概览》是“中国周边国家概况及其对华关系数据库”的成果之一。
(6)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中心成立后,中心研究人员获得多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按立项时间先后顺序排序)立项名单如下:
项目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项目批准号 | 立项年月 |
纳日碧力戈 | 我国各民族关键符号及其对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 | 重点项目 | 13AZD057 | 2013年11月 |
祁怀高 | “一带一路”沿线支点国家与我国发展战略的衔接研究 | 一般项目 | 15BGJ012 | 2015年6月 |
郑继永 | 新形势下朝鲜半岛状况与我国对策研究 | 一般项目 | 17BGJ053 | 2017年6月 |
赵卫华 | 中越南海争端的历史、现状、趋势与对策研究 | 重点项目 | 17AGJ006 | 2017年6月 |
纳日碧力戈 | 构建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视域研究 | 重大项目 | 17ZDA152 | 2017年11月 |
涂怡超 | 世界宗教格局变化及中国应对战略研究 | 一般项目 | 18BGJ035 | 2018年6月 |
祁怀高 | 越菲南海共同开发政策的比较及中国的对策研究 | 一般项目 | 20BGJ081 | 2020年9月 |
朱芹 | 海洋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韩海洋划界问题研究 | 后期资助项目 | 20FGJB003 | 2020年11月 |
中心研究人员开设与“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相关的课程。包括:“中国周边安全与周边外交分析”(研究生课程);“中国周边外交历史与现状研究”(研究生课程);“20世纪中国外交史研究”(研究生课程);“21世纪的中国周边外交”(本科生课程);“日本外交”(研究生课程);“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历史与现状研究”(研究生课程);“大国政治与中韩关系”(研究生课程);“韩国学概论”(本科生课程);“韩国政治与对外关系”(本科生课程);“海洋与当代国际关系”(研究生课程);“中国的边界与海洋事务”(本科生课程);宗教与政治”(研究生课程)等。
中心招收政治学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专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中心欢迎国内外从事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的学者和官员前来访学交流。
中心研究人员名单:
杨健,研究员,研究领域:东南亚,区域合作,区域安全
石源华,教授,研究领域:近现代中国外交史、韩国独立运动及中韩关系史、中国周边外交、朝鲜半岛问题及东北亚国际关系
赵卫华,研究员,研究领域:南海问题、越南问题与中越关系、中国周边战略、中国领土边界与海洋权益问题
祁怀高,研究员,研究领域:中国周边外交、中国海洋事务、亚太国际关系、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
陈玉刚,教授,研究领域:极地治理、国际关系理论、欧盟政治与对外关系、全球治理、区域合作、中国对外关系与对外战略
纳日碧力戈,教授,研究领域:中国周边跨境民族、族群理论、语言人类学、族群与种族、少数民族教育及东亚研究
信强,研究员,研究领域:美国政治、台湾问题、中美关系
包霞琴,教授,研究领域:战后日本政治与外交、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方秀玉,研究员,研究领域:当代韩国政治外交与中韩(中朝)关系、朝鲜半岛安全与东北亚国际关系、东北亚核安全
邢丽菊,研究员,研究领域:韩国哲学与思想史、东亚文化、中国文化与外交思想、中外人文交流等
徐海燕,研究员,研究领域:能源战略、国际油价、俄罗斯经济
郑继永,研究员,研究领域:朝鲜半岛的政治与外交、东亚国际关系、韩国政党政治、朝鲜权力结构
涂怡超,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中国周边国家的民族与宗教,美国宗教与政治、宗教与国际关系、基督教史
薛松,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印度尼西亚政治和外交、族群问题、中国与东盟关系
温尧,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国际关系理论,东南亚国际关系,治理知识的扩散
朱芹,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朝鲜半岛与中美关系,李承晚的外交思想,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
中心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
办公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文科楼307室
邮编:200433
电话:86 21-6564 2939
传真:86 21-6564 2939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宣传手册PDF版下载链接:
中国周边外交研究通讯PDF版的下载链接:
中国周边外交研究通讯 总第1期 2015年6月1日出版.pdf
中国周边外交研究通讯 总第2期 2015年11月1日出版.pdf
中国周边外交研究通讯 总第3期 2016年1月15日出版.pdf
中国周边外交研究通讯 总第4期 2016年6月30日出版.pdf
中国周边外交研究通讯 总第5期 2016年12月31日出版.pdf
中国周边外交研究通讯 总第6期 2017年6月30日出版.pdf
中国周边外交研究通讯 总第7期 2017年12月31日出版.pdf
中国周边外交研究通讯 总第8期 2018年12月31日出版.pdf
中国周边外交研究通讯 总第9期 2019年12月31日出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