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2022—2024年)
  • 世界知识出版社,2022年11月出版
  • 邹志强等著:《中国参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港口建设研究》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12月ISBN:978-7-313-27037-5字数:419千字本书简介本书主要从国际港口合作视角出发,考察中国参与海上丝路沿线地区港口建设的若干理论和现实问题,重点分析了中国参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港口建设的主体、模式、风险、影响、成效及前景,并结合东南亚、南亚、海湾、东非、地中海地区10个国家的港口建设案例研究,总结了新时期中国参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港口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以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二分法对比中国与欧美大国的不同实践,分析港口建设中非经济风险的成因与应对策略,推进中国特色的国际港口合作,并据此提出了应对建议。作者简介邹志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东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员,先后获得武汉大学经济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国际关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博士(国际关系)学位,复旦大学政治学流动站博士后,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土耳其马尔马拉大学访问学者,曾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多年。主要研究领域为全球经济治理、中东经济问题和土耳其研究等。近年来出版学术著作3部,参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
  • 祁怀高著:《中国与邻国的海洋事务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ISBN:978-7-5012-6543-5出版时间:2022年11月字数:490千字(《中国与邻国的海洋事务研究》封面)(《中国与邻国的海洋事务研究》版权页)内容简介:本书主要研究中国与8个海上邻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的海洋事务。内容包括:中国与海上邻国的海洋管辖权主张分析,渔业关系与油气共同开发分析,领土岛屿争端和海域划界的思考,海上务实合作的思考等。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背景下,中国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同时与海上邻国积极开展海上务实合作。关于中国与邻国的海上争议问题解决,本书主要论述了三方面办法:一是,在海域划界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中国可稳步推进与海上邻国在某些争议海域的划界谈判。二是,在海域划界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中国需积极推进与邻国的油气共同开发,共同开展渔业管理。三是,考虑到中美海权博弈已成为牵动中国海洋安全形势走向的主要因素,中国需要管控好中美在西太的海权博弈和海上竞争。本书专业性和可读性兼顾,配有10幅彩色插页地图和27幅黑白插页地图。作者简介:祁怀高,复旦大学国际问
  • 孙德刚等著:《“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研究》,丝绸之路出版社2022年版,ISBN:978-9943-8110-5-8作者简介:孙德刚,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展望》、《阿拉伯世界研究》、《中东研究》、AsianJournalofMiddleEasternandIslamicStudies等学术期刊编委。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2015年入选“上海市曙光人才”,2016年入选“上海市社科新人”,2021年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
  • DoroteaLópez,GuoyouSong,China’sTradePolicyinLatinAmerica:Puzzles,TransformationsandImpacts,Springer,2022,ISBN978-3-030-98663-6AboutthisbookThisbookexaminesChinastradeinsertionstrategyinLatinAmerica.Dividedintofiveparts,thebookfeaturesscholarsfromChina,Chile,CostaRica,Peru,andMexicowhopresentthemainactorsanddynamicsaroundChinastradepolicyintheregionintwelvecarefullyselectedcontributions,with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casestudies.HighlightingChinasimportanttradepresenceinLatinAmericaafterjoiningthe
  • 贺平:《国际日本研究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8月版,ISBN:978-7-208-17721-5。内容简介: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意在从文献与数据的视角切入学术史,侧重梳理美国学界日本研究的代际转换和学术流变,并将其置于中国—日本—美国的“三角学术体系”中加以考察。第二部分关注译介与出版,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分析国内出版的国际日本研究译著,探究其第三方镜鉴的意义。第三部分为书稿的主体,涉及篇章超过全书的一半。这一部分聚焦理论与方法,析论国际日本研究的若干经典作品。书目的甄选主要基于以下三个考量:其一,作品本身具有较高质量,在国际学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有目共睹;其二,中国国内对其关注或了解相对较少,或在日美等不同学界境遇迥然,值得探究其背后的褒贬臧否;其三,作品反映出较强的典型性和样本意义,能够尝鼎一脔,透视不同学科在特定时期的发展脉络和学术风格。在行文中,着意以下几点。首先,“以点带面”,以一部作品为借力点,进而引发对该研究领域或某一类主题的讨论。其次,“时空延续”,将这一作品问世之后的反响争鸣、学术进展纳入介绍,因此,各篇的注解亦非虚饰,力争起到补充说明、文献提示的作用。
  • 任晓:《中国国际关系学史》,商务印书馆,2022年7月版,ISBN:978-7-100-20938-0内容简介:一个学科,需要写出自己的历史,才能明了从哪里来,去往何方。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人写出过中国国际关系学(IR)的学术史,这个空白需要填补。本书想要完成的就是这样的一项工作。本书各章的安排是按照时期划分进行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间点。在此之前的时期成为很显然的“中华民国时期”,中国的国际关系学发端于这一时期(作者将这个时间点确认为191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三十年是一个曲折反复的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启改革开放,成为一个分水岭。80年代末是另一条重要分界线。90年代末则是20世纪走向结束之时。本书按照这几个时间点,划分各个时期,因而这也是本书各章的重要依据。进入21世纪以后的二十年,学术发展具有较强的连续性,未出现明显的分界线,因而本书将其看成同一个时期;因这一时期内容非常丰富,故分为两章来分析。作者简介:任晓,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1990—1991年在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留学。曾为欧盟博士后研究人员、日本
  • QiangXin,MainlandChina’sTaiwanPolicy:FromPeacefulDevelopmenttoSelectiveEngagementLondon:Routledge,2022ISBN9780367756307BookDescriptionTheTaiwanissuehasalwaysbeenacorenationalinterestofmainlandChina,whichhassteadfastlyvowedtofulfillnationalreunification.Thisbookprovidesacomprehensiveandupdatedexplanationofthestrategicmotivations,behaviorallogic,andpolicymakingrationaleofBeijing’sTaiwanpolicy.Itwillaidreadersinpredictingthefuturedevelopmentofcross-Straitrelations,reducingtheriskofstrategicmiscalcu
  • 邹志强著:《中国与伊斯兰大国全球经济治理合作研究》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4月ISBN:978-89-516-1878-9字数:263千字作者简介邹志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员。先后获得武汉大学经济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国际关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博士(国际关系)学位;曾在复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赴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土耳其马尔马拉大学等地访学、研修;曾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多年。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东经济问题、土耳其研究和全球经济治理。本书简介本书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伊斯兰大国的全球经济治理合作为研究对象,将伊斯兰大国放到全球经济治理的语境下进行考察,在分析伊斯兰大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与伊斯兰大国之间开展全球经济治理合作的基础、领域、机制、成效及前景等,并以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三个伊斯兰大国为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解析伊斯兰大国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中的地位与角色,据此提出了双方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合作的主要挑战与对策建议。目录导言一、研究问题二、文献综述三、研究价值四、研究内容第一章全球经济
  • 世界知识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
  • Pan,Y.(2021).TheTransformationofAmericanPoliticalCultureandtheImpactonForeignStrategy(1sted.).Routledge.https://doi.org/10.4324/97810032545392021年12月,由潘亚玲研究员著写的THETRANSFORMATIONOFAMERICANPOLITICALCULTUREANDTHEIMPACTONFOREIGNSTRATEGY正式出版。本书是由吴心伯教授主编、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推出的21世纪的美国与世界系列丛书之五《美国政治文化转型与外交战略调整》(英译本)。该丛书旨在深入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发展变化,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的变化,美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复杂影响。作者简介:潘亚玲,现为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美国政治与社会、美国外交与安全政策、国际关系理论等。内容简介:本书从政治文化与外交战略的互动机制入手,全面揭示了美国政治文化转型对其外交战
  • 本书是由吴心伯教授主编、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推出的“21世纪的美国与世界”系列丛书之八。该丛书旨在深入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发展变化,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的变化,美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复杂影响。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9-15263-0/D·1103出版时间:2021年10月字数:268千字作者简介韦宗友,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国史学会理事,上海市美国学会会员,太平洋学会常务理事。曾作为中美富布莱特高级研究学者赴美国乔治敦大学政府系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研究,多次赴美国、德国、韩国、巴基斯坦等国进行学术交流。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外交与安全政策、中美关系及美国亚太海洋政策。主持国家、教育部、上海市等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霸权阴影下的对外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问题研究》、《外交评论》、TheWashingtonQuarterly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本书简介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随着中美关系逐渐由务实合作向
  •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大国关系、国际秩序深刻复杂调整,文明间关系也进入了一个更具挑战性的时期,民粹主义上升,文化、宗教间冲突局部加剧,一些原本开放、自信的国家在文化、教育、科技交流中奉行保守、民粹的政策。中外人文交流面临新的挑战和逆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世纪大流疫及其经济社会政治后果更是从物理上、心理上、政治上给各国间的人文交流造成了新的障碍。作为“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丛书”的第三部,本书聚焦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对中外人文交流的影响,呈现两大鲜明路径:一方面,直面人文交流遭遇的挑战,对文化间关系的竞争与冲突,人文交流的“政治化”与“安全化”,疫情带来的冲击与困惑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原因和机理;另一方面,更加深刻地彰显中国提出“人文交流”这一创新理念和实践在百年变局下的意义,其对于化解文明冲突,在艰难时局中促进人类交融交通,提供新型全球公共产品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价值,并寻求这样的实践路径和方法,在大变局中描绘人类交往的一抹亮色。目录丛书总序百年变局-百年变局与新型文化间关系秦亚青-大变局中的中外人文交流新挑战:一种安全化理论视角毛维准王钦林-新冠肺炎疫情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际秩序变革张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