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2022—2024年)

澎湃新闻:刘丽荣:"中国应如何看待欧盟介入亚洲安全的新路径"

发布时间:2014-10-27浏览次数:179


来源链接: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2027

第十届亚欧峰会于上周五在米兰落幕。如果我们从峰会主席声明中未提到的内容入手,可以观察到欧盟及其成员国在东亚安全问题上的立场。

在米兰峰会主席声明中有关地区安全问题的章节,未如越南媒体所期待出现有关南海问题的内容。此前,德国总理默克尔曾在会见来访的越南总理阮晋勇时,提出政治解决南海问题,并承诺将南海问题提交亚欧峰会讨论。这一议题并未写入亚欧领导人有关安全问题的讨论范畴,说明与会各方遵守了中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主张。

早在6月,G7峰会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未如日媒所称出现首次点名批评中国的内容。声明仅表示,G7领导人反对任何单方面的行动,呼吁所有国家通过国际法解决纠纷。米兰亚欧峰会主席声明也指出,亚欧领导人重申维护和平、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性,致力于在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的框架下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这一表述与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在东亚安全问题上的一贯立场大致相同。

在东亚安全问题上,欧洲一直寻求中立。欧盟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曾明确提出:欧洲不是太平洋力量,未来也不会成为其中的一员。但是这一立场近期有所松动。欧盟内部一直在积极探讨战略性介入亚洲的可能性,欧洲在东亚没有突出的地缘政治利益,但是有通航自由等安全利益。此外,在东亚安全问题上,基于欧盟成员国在亚洲市场的竞争态势,德法英三国的立场也有所区别。

德国强调贸易大国的自我定位,寻求在亚太地区扮演中立的安全政策角色,主张将东亚安全问题交由美国处理。德国学者近日指出,在当前紧张的中日关系中,德国扮演调停人的角色不会取得任何成效,反而具有极高的风险。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正因为德国与中国及其近邻在经贸关系上利益攸关,德国不应对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紧张局势无动于衷。默克尔此次提出将南海问题提交亚欧峰会讨论,是否意味着德国在东亚安全问题的立场有所转变,值得关注。

法国是极少数明确提出加强欧盟在亚太地区作用的欧陆国家。2012年,法国国防部长曾提出,亚太地区对于法国具有战略意义,法国现在是并将继续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一支力量。2012年,有英国学者提出探讨欧洲在南海问题上的作用,主张欧洲部署军舰进入“南中国海”的不稳定地区,表明“欧洲人不会承认某些国家的主权诉求”,一度在欧洲引发热议。

未来欧盟如果有意积极介入亚洲安全事务,首先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一、如何在东亚问题上协调欧美关系:欧美自2012年以来致力于发展在亚太地区的共同战略,但是步履维艰。基于历史、地理以及认知的不同,欧美在该地区的利益和立场存在差异。迫于美国的压力,2012年,欧盟曾与美国就亚太地区合作发表联合声明,承诺支持合作解决“南中国海”的领土争端问题。但是在制定清晰、连续性的地区战略方面,欧盟内部存在许多障碍。欧洲人认识到,如果欧盟在亚洲没有一个全体成员国共同认可的战略纲领,那么欧盟在亚洲的任何行动都只能是纯粹的冒险。如果欧洲在东亚没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就只能盲目地追随美国。在东亚问题上向美国看齐,又有损欧洲在该地区的形象。

二、如何在东亚问题上有所作为?欧盟想要成为全球性的战略力量,就无法回避在亚洲的政治与安全责任。接踵而至的问题是:如何作为?一些欧洲学者指出,欧盟应与美国在东亚问题上进行建设性的合作;但是欧盟不应只是作为美国的一个小伙伴,还需要加强自身与该地区的政治关系。此外,在领土争端问题上,东亚各国需要一个中立的调停人。相对于美国,欧盟显然更适合担当这一角色。欧盟在包括亚欧峰会在内的多个场合敦促亚洲各国参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解决海洋争议。欧盟之所以选择这一切入点,是因为美国没有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欧盟希望以此提升自身的重要性和合法性。

基于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局限性,欧盟未来军事介入东亚安全问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英国一向反对欧盟建立任何形式的欧洲军队,主张将欧洲的安全问题纳入北约框架。欧盟的安全与防务政策现阶段主要关注欧洲邻国,向东止步于西印度洋。鉴于欧洲周边地区局势失稳,乌克兰、中东、北非、伊核等诸多棘手问题悬而未决,欧洲无暇东顾,未来一段时间,欧盟及其成员国将继续在东亚安全事务中扮演低调和非军事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