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2022—2024年)

《中国新闻周刊》:赵明昊:王毅会晤沙利文:中美如何落实“旧金山愿景”?

发布时间:2024-01-30浏览次数:10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2024-01-30)

中美两国正确相处之道应是
“平等相待而不是居高临下
求同存异而不是突出分歧
切实尊重而不是损害对方核心利益
共同致力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当地时间2024年1月26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曼谷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新一轮会晤。双方围绕落实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妥善处理中美关系重要敏感问题进行了沟通,向外界发出两国努力稳定双边关系的重要信号。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中美建立外交关系45周年,也是美国举行总统和国会选举的年份。从近期中美之间高层互动增多的趋势看,双方希望抓住时机、尽力而为,为处于动荡世界中的中美关系增添更多一些确定性和建设性。

1月26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曼谷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新一轮会晤。图/外交部

共同落实“旧金山愿景”

2023年的中美关系呈现“前低后稳、曲折转暖”的总体特征,其最大亮点在于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拜登总统举行的会晤。两国元首探讨了中美和平共处、管控分歧之道,明确了中美共同肩负的大国责任,形成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如何落实好这一愿景,是此次王毅和沙利文会晤沟通的重要议题。

双方同意推进中美各领域各层级交往,用好目前的战略沟通渠道以及外交、两军、经济、金融、商务、气候变化等领域一系列对话磋商机制。王毅和沙利文主导中美双方的战略沟通渠道,2021年以来两人多次在维也纳、马耳他等第三地举行会晤。这一安排体现了双方希望减少外界的过度关注,更为深入地围绕中美关系的重大议题进行交流。

应看到,中美关系在去年下半年出现企稳之势来之不易。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后,两国关系渐有暖意,但2024年美国大选等因素对下阶段中美关系的缓和进程构成较大挑战,大选背景下两党政客都倾向于展现对华强硬。拜登的支持率维持在40%左右,超过五成的美国民众认为拜登年龄太大,不适合继续执政,58%的美国选民认为经济变得更差。加之俄乌、巴以冲突等因素影响,2024年美国经济压力趋升,拜登成功连任的挑战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拜登政府对华作出妥协的动力可能会受到冲击。拜登和民主党担心受到对华软弱的批评,进而影响其选情。

鉴此,今年上半年或是中美加紧落实两国元首旧金山共识的窗口期。不久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访美,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等高级官员进行沟通。1月8日至9日,第17次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领导与美国助理防长帮办共同主持,双方讨论了今年的两军交往计划。中美两军正就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等交往项目保持沟通协调。近期双方将启动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今年春天举行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机制首次会议。据悉,美国财长耶伦等高级官员正在筹备访华行程,参加新一轮中美经济和金融对话。

妥善处理台湾问题

在曼谷会晤期间,王毅向美方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台湾地区选举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基本事实。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风险是“台独”,中美关系的最大挑战也是“台独”。美方必须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将不支持“台独”承诺落实到行动上,支持中国和平统一。在台湾地区选举等因素影响下,中美在2024年围绕台湾问题的博弈备受各方关注。

随着近年来美国推行针对中国的“大国竞争”,美方采取的“以台制华”策略也有所升级。美国奉行的所谓“一个中国”政策与一个中国原则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一些美国战略界人士宣扬“大陆2027年武统论”,试图通过炒作台海冲突实现遏华政策目标。少数美国政客采取带有挑衅性、冒险性的“挺台”举措,美国政府行政部门也存在一定的纵容心态,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搅动作用变得越发突出。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小两岸”、中国与美国的“大两岸”,这两者间的互动正在进入更为复杂敏感的新阶段,台湾问题之于各方的严峻性显著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中美需尽力减缓台湾地区选举对两国关系带来的冲击,维护好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带来的企稳局面。在大选之年,对于拜登政府而言,避免台海地区出现意外事件符合其政治上的需要,毕竟俄乌冲突等问题已经令其焦头烂额。当地时间1月10日,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围绕台湾地区选举议题举行电话简报会。白宫不具名高官重申,美国坚持其长期的“一中政策”,不支持“台独”,反对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支持两岸对话。此外,“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罗森伯格近期也在多个场合强调美国不支持“台独”。这些举动体现拜登政府试图缓解台海形势紧张的努力。

自诩“务实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将在今年5月正式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如何处理新形势下的台湾问题,对美国而言也是一种挑战。美国前负责涉台事务的高级官员柯庆生(Thomas Christensen)、重要智库专家葛来仪(Bonnie Glaser)等人呼吁,赖清德应考虑冻结民进党的“台独党纲”,在不支持“台独”方面美国也应给予中国大陆更多的“再保证”。

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在去年11月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就中美关系相处之道提出“五个共同”支柱的论述,即中美要共同树立正确认知,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共同推进互利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共同促进人文交流。当前,全球安全热点问题频发,地缘冲突加剧,集团对抗有所升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上升,国际裁军与核不扩散体系也受到冲击。与此同时,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更加突出,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挑战相互交织。在这一背景下,中美需要加强沟通、相向而行,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共同承担起大国责任。

此次曼谷会晤,王毅和沙利文讨论了中东、乌克兰、朝鲜半岛、南海等国际和地区问题。造成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的巴以冲突仍在持续,红海危机则使这场中东地区冲突的全球性影响得以显现。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打击,有可能引发地区紧张局势的升级。红海水域是重要的国际货物和能源贸易通道,推动局势降温符合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美国方面希望中国发挥更大作用。然而,红海局势紧张是加沙冲突外溢的突出表现,当务之急是尽快平息加沙战火。

此外,拜登政府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渐显疲态,其在美国国内受到的阻力以及美国盟友的犹疑越发突出。共和党议员指责拜登政府对乌援助计划是一种“浪费”,称应把相关资金转而用于解决美国的边境危机。与此同时,欧盟对乌克兰的新一轮援助计划也迟迟难以通过。

再者,今年维护朝鲜半岛和南海地区的稳定面临较大挑战,中美需要加强沟通,防止亚太地区生战生乱。近期,朝鲜和韩国之间的对抗性关系升温,双方军事动作频频,特别是美国、韩国和日本在朝鲜半岛区域显著加大军事演习力度。美国战略界人士高度关注俄罗斯和朝鲜之间的热络互动,重弹希望中国加强对朝鲜“约束”的老调。然而,美国仍在中国周边地区拉帮结伙、围堵遏压,尤其是在南海问题上挑衅拱火,采取美菲联合巡航等不负责任的行动,对中国的安全利益造成损害。这势必影响中美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上的协调。

总之,王毅和沙利文此次在曼谷的会晤是“坦诚、实质性、富有成果的”,有助于中美双方准确把握彼此的立场和关切,减少误解误判,推动两国在有共同利益的方面加大沟通协调、探索合作路径。与此同时,中美关系面临的风险挑战仍很突出,美国国内政治变局对两国关系的外溢性影响值得重视。

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双方应以此为契机,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正如王毅所言,中美两国正确相处之道应是“平等相待而不是居高临下,求同存异而不是突出分歧,切实尊重而不是损害对方核心利益,共同致力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