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2022—2024年)

《解放军报》:邹志强:美国陷入进退失据的窘境

发布时间:2024-02-08浏览次数:10

(来源:《解放军报》,2024-02-08)

2月2日,据报道,美军出动战机和无人机,对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受伊朗支持的武装组织的指挥部、武器仓库和其他设施等目标进行空袭,这是对3名驻约旦美军士兵遭无人机袭击丧生的报复。

此前,美国在伊拉克、叙利亚的军事基地已经多次遭遇袭击,其中多数被认为是来自于伊拉克“伊斯兰抵抗组织”等叙伊两国的民兵武装组织。这些武装组织声称袭击是对美国支持以色列打击巴勒斯坦哈马斯的回应,以及为了促使所有美军撤离伊拉克等地。美国军方称,2023年10月以来,美国的中东军事基地曾遭遇较大规模的袭击,其中,伊拉克安巴尔省的阿萨德空军基地、埃尔比勒国际机场附近的美军基地、叙利亚哈塞克省和代尔祖尔省的多个美军基地成为主要被袭击对象。此次约旦美军基地不仅是首次遇袭,更是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首次有美军士兵死亡。

为回应驻中东军事基地的频繁遇袭,美国多次对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民兵武装进行空中打击,然而威慑效果十分有限,根本无法遏制当地民兵武装蜂群式的袭击和骚扰。此次约旦美军基地遇袭,美国确认是伊拉克民兵武装“伊斯兰抵抗组织”所为。美国认为其受到伊朗的支持,多次指责伊朗是这一切的“幕后黑手”,美国国内甚至有声音要求直接打击伊朗,这使外界普遍担忧可能出现更大范围的中东冲突。但美国国防部和白宫都表示“不希望与伊朗开战”;美国总统拜登重申不希望中东地区爆发“更广泛的冲突”。这表明美国试图在强力回应和避免冲突外溢之间实现某种平衡。

美军中东基地频繁遇袭,不仅给拜登政府带来军事和政治压力,也反映出当前美国在中东地区顾此失彼、进退失据的尴尬处境。

美国在中东地区遭遇日益突出的非对称冲突挑战。中东地区广泛存在各种非国家行为体,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哈马斯、也门胡塞武装、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民兵武装在中东局势中拥有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并表现出鲜明反美、反以特征。美国的传统军事优势和威慑能力,难以对这些非国家武装组织发挥作用,他们利用火箭炮、无人机、导弹等方式对美军中东基地和设施灵活发动袭击,使美防不胜防、疲于奔命,陷入非对称冲突的困境。

美国在应对中东危机中割裂式的应对之策,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期美军基地频繁遇袭,与巴以冲突这一中东核心问题密切相关。美军在叙利亚不请自来和在伊拉克赖着不走,本就遭到所在国政府和民众的反对。新一轮巴以冲突的激烈爆发和美国对以色列的明显偏袒,又极大地刺激了中东地区的反美情绪。在此背景下,非国家武装组织更趋活跃,通过袭击行动回应加沙冲突,扩大自身影响力,当地的美军基地自然成为其袭击的靶子。与此同时,美国割裂式地看待在巴勒斯坦、也门、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地的危机,回避在中东核心问题上的责任,企图通过武力分别解决危机,其结果只会是火上浇油,导致冲突不断扩散。

美国的中东战略收缩与维持地区主导权的既定战略遭遇新阻力。美国希望借助有限军事存在和盟友联合来配合其中东战略收缩,努力维持地区主导权,集中精力开展大国竞争。但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的地区乱局,不仅打乱了美国撮合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改善关系的计划,还不得不加大对中东的军事、政治和外交投入,甚至短期内被迫重返中东。

未来,美以阵营与以伊朗为首“抵抗阵营”之间的全方位博弈仍将持续展开,多条战线上的间接冲突和“暗战”难以避免。但须知,当前中东地区局势高度复杂敏感,袭击与报复的恶性循环必将导致地区紧张局势的进一步升级。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