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链接:http://www.cssn.cn/zx/201501/t20150105_1465933.shtml
2014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亚太自由贸易区,等等。在世界经济发展需要新动力、全球治理需要新元素的背景下,中国的建设性作用十分突出。
2014年12月30日,由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组织研究和撰写的年度国际形势与战略分析报告《失衡与重构:复旦国际战略报告2014》在上海发布。该报告认为,冷战终结后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导致今天世界力量对比失衡、利益结构失衡、行为规则和规范失衡。在美国地位优势下降的大背景下,世界亟须秩序重构。新兴国家义无反顾地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不仅符合自身利益,更符合21世纪国际社会的长远利益。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信强认为,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深化合作,推动了全球权力格局均衡发展。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举措,充分体现了新兴经济体国家谋求在全球治理过程中获取更多、更大、更具独立话语权的努力。
全球经济当前正处于后危机时代的深入治理阶段,治理和增长一并成为全球经济的两大主题。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宋国友认为,中美不仅是全球经济增长中最强劲的动力来源,而且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关键角色。作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双核和治理双核,中美两国要努力实现双核互洽,为全球经济产生最大的合作动力,带来最大的治理红利。
回顾2014年的中国外交,互联互通战略理念的提出、运筹与系统化应用无疑是最大的亮点。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苏长和认为,互联互通是理解新时期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关键词。实现地区互联互通是中国在亚洲和周边外交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目标之一,也是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对地区一体化和区域主义的本土化理解。共通体现了一种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对抗思维,国与国、文明与文明之间各有自己的独特性,但是彼此之间也面临许多共同的利益、责任和命运,只有逐步发展壮大彼此之间最大的合作公约数,才能避免冲突对抗,构建新型国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