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2022—2024年)

《南方日报》:孙德刚:突然从加沙大规模撤军!以色列在打什么算盘?|快问快答

发布时间:2024-04-07浏览次数:10

(来源:《南方日报》,2024-04-07)

新一轮巴以冲突自去年10月7日爆发,至今已半年。本轮冲突持续时间长、对抗强度大,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严重人道主义危机。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数据显示,本轮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3.3万人死亡、逾7.5万人受伤,上百万人流离失所。

然而,事情似乎出现了转机,4月7日,据多家以色列媒体报道,以军从加沙地带南部撤出几乎所有地面部队,加沙地带目前仅留一个旅。

以色列为何突然撤军?伊朗会否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进攻?巴以和平有望?美方是否在逼以色列?对此,南方+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孙德刚

一问:以色列为何突然撤军?

孙德刚表示,以军撤出加沙有两大原因。首先,联合国安理会于3月25日通过第2728号决议,要求斋月期间在加沙地带立即停火,以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停火。包括美国在内,全球多国敦促以色列立即停火。同时随着4月1日以色列空袭伊朗驻叙利亚领事馆大楼,同日空袭加沙地带导致慈善组织人员死亡,以色列的军事行动遭到国际社会谴责,使得该国面临很大压力。

其次,以色列空袭伊朗驻叙外交场所后,伊朗方面誓言报复。此前以色列媒体报道,由于担心伊朗报复,以色列已关闭了28个使馆。此次以色列从加沙全面撤军,就是担心伊朗可能对以军发动大规模的报复性打击。

二问:伊朗会否对以色列发动袭击?

孙德刚认为,不排除伊朗对以色列境内目标发动打击的可能。

以色列此次空袭伊朗驻叙外交场所,对伊朗而言是跨过“红线”,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伊朗是否会改变策略,在报复以色列的手段上较此前出现变化,目前尚不能判断。但对于以色列来说,目前的境况已是“风声鹤唳”,需要加强防备。

以色列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来自北方。伊朗最有可能利用黎巴嫩真主党对以色列发动打击,这是伊朗为遏制以色列打造的最前沿的军事力量。以色列此次从加沙地带撤军后,很可能将这些军队部署到北方防御。此外,伊朗也可能使用无人机等对以色列境内目标发动袭击。

三问:从“炸馆”到撤军,以色列的目的是什么?

孙德刚表示,以色列是先下了一招“险棋”,现在又“骑虎难下”。

近期,以色列国内反对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呼声十分高涨,上万人要求内塔尼亚胡下台。这使得内塔尼亚胡非常需要一个外部事件来转移国内视线,同时将美国拉回“战线”。这就导致以色列空袭伊朗驻叙外交场所这一事件的发生。

然而,从当前进展看,以色列这招“险棋”反而导致该国更加孤立。轰炸他国外交场所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公约,无法令国际社会接受,更让伊朗愤怒。

以色列方面认为,本轮巴以冲突的目标是彻底“剿灭”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然而,从现状看,哈马斯不仅未被剿灭,伊朗若加大报复力度,其可以将本国和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的军事力量调动起来一起打击以色列。因此,以色列现在是处于非常被动的一种局面。

四问:本轮巴以冲突将走向何方?

孙德刚指出,首先,以色列撤出加沙地带几乎所有地面部队意味着其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基本告一段落,以色列政府一直推动的“拉法军事行动”再难实现。

对哈马斯而言,当前局势是非常有利的。以色列“剿灭”哈马斯的目标实现不了了。未来,哈马斯会抓住机会,和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展开谈判,建立联合政府。

若联合政府成功组建,本轮巴以冲突的性质将出现重大变化:从以色列同哈马斯的冲突,变化为以色列同整个巴勒斯坦联合政府的矛盾。哈马斯势必会抢抓这一机遇让自己存活下来,避免被动挨打。

不过,哈马斯和法塔赫组建联合政府实现难度很大。最核心的问题是双方的政治目标迥异。哈马斯期望的联合政府目标是通过武装斗争彻底消灭以色列,法塔赫则主张政治斗争,同以色列和平共处。因此,联合政府到底能否组建,目前还很难说。

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巴以矛盾的未来仍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

五问:美方是否会对以色列施加更大压力?

孙德刚认为,美国近期一直主张巴以双方“人质换停火”。但目前看,美方推动这一主张的难度很大。

首先,内塔尼亚胡政府十分强硬,此前甚至不顾美国反对执意推进“拉法军事行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多次访问以色列,效果并不明显。这也说明,美国的方案并不能打动以色列。

同时,由于以色列方面认为,哈马斯不被剿灭,就不存在巴以双方的永久停火。加之以色列方面坚持主张,哈马斯也不愿意做出让步。

当前,以色列政府不仅拒绝接受“两国方案”,此前还在该国议会层面通过决议案,反对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据此看,本轮巴以冲突的结束,加沙地带真正实现和平,希望还是很渺茫。

【采写】南方+记者 泠汐

【策划】王露纯

【图片】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