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2022—2024年)

澎湃新闻:宋国友:大外交|耶伦访华结束:中美取得新共识成果,亦坦率讨论产能分歧

发布时间:2024-04-09浏览次数:10

(来源:澎湃新闻,2024-04-09)

在中美关系出现企稳态势之际,现年77岁的美国财长耶伦于4月9日结束了为期六天的访华之行。这是她时隔9个月后再度访华,她也成为拜登政府任内首位两度访华的内阁官员。

在访问广州、北京期间,中方与耶伦举行了多层级、多领域的会谈交流。国务院总理李强、副总理何立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和财政部部长蓝佛安等分别与耶伦举行会见。除中国政府官员外,耶伦还同中国学者与学生、美国及外国企业代表进行交流。

就在耶伦访华前两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于4月2日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并提出今年中美关系要坚持的“以和为贵、以稳为重、以信为本”三大原则。历经数轮会谈,中美双方达成新共识成果:在中美经济工作组框架下就两国及全球经济平衡增长议题进行交流;在金融工作组框架下就金融稳定、可持续金融、反洗钱等议题持续交流。

备受舆论关注的是,耶伦此访期间,中美双方还就近期双边经贸关系中的新问题提出了各自的关切与担忧。其中,中方明确表达了对美方制裁限制中国企业、对华加征关税、对华投资限制等措施的严重关切。美方则重点提出了对中方产能问题的担忧,且尤为关注中国“新三样”的出口(编者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4月中旬,预计双方将就上述关切问题在第四次经济工作组会议上进一步讨论。

“耶伦此访想要传递的重要信号是,美方希望(与中方)建立起稳定、富有成效的经贸关系。同时,美方也希望这种关系是基于经济考量,而非政治等因素。”谈及与耶伦接触的印象,中国美国商会主席谭森(Sean Stein)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听耶伦讲话或是和她交谈时,你会发现她是从经济学家的视角来看世界,而不是政治家或者其他身份。”

新成果背后,亦有各自担忧与关切

4月5日,中国美国商会在广州的一场活动,商会主席谭森出席(左二)。图源:耶伦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

或许是因为经济学家出身的耶伦仍重视中美贸易与投资,《华尔街日报》分析称,让被视为“鸽派”的耶伦来中国提出“产能过剩”问题可能更能够引起重视,同时也能够避免双边关系再度紧张,但耶伦本人并不认可“鸽派”的界定。《纽约时报》则认为,中美都有意开展更多讨论,来处理贸易、投资与国家安全方面的摩擦。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宋国友也向澎湃新闻分析称,中美能够直言不讳地讨论面临的新问题,反映了经济领域工作组的有效性。但他也提醒称,美国意图通过一些新概念来加强自身在中美经贸对话中的塑造力,后续需提升谈判能力,并警惕美方推出新的产业保护政策以及对华相关产品的限制性措施。

基于近日耶伦访华的情况,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4月8日答媒体询问时总结了两点新的共识成果。与之呼应,耶伦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到,双方在三个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具体来看,在中方的新闻稿件中,两点共识成果包括“在中美经济工作组框架下就两国及全球经济平衡增长议题进行交流”“在金融工作组框架下就金融稳定、可持续金融、反洗钱等议题持续开展交流”。中方还宣布“两个工作组的第四次会议拟于4月中旬在美国华盛顿召开”。

在中方提到的共识中,耶伦侧重于强调第一点,即她所说的“双方同意就两国及全球经济平衡增长开展密集交流”。在该话题下,她一方面重申,“美国并不寻求与中国脱钩。中美两个经济体已经深度融合,全面分离对我们来说都是灾难性的。”另一方面,她也表示,她向中方官员提出了美国对中国经济的关切以及“产能过剩”等问题的担忧。

针对美方提出的“产能过剩”等问题,中方进行了充分回应。同时,中方也明确表达了对美方制裁限制中国企业、对华加征关税、对华投资限制等措施的严重关切,指出这些措施损害中国企业和民众的正当权益,也不利于美国企业和民众的福祉。

北大国发院经济学教授卢锋近期撰文指出,目前的“产能过剩”对国际经贸环境和关系的要求,可能要显著地大于以前,出口大量增加需要国外的善意,特别需要国际合作。

“中美双方能够承认或认识到新议题、新动向,且能够通过机制框架进行讨论,实际上反映出经济领域工作组的有效性。”宋国友认为,双方直言不讳、坦率地讨论面临的新问题,有助于稳定中美关系,增进相互了解、避免误判。

去年9月,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从去年10月至今的半年时间里,这两个工作组分别举行了三次对话。一般而言,双方所谈议题主要包括经济形势、双边经济关系等长期性、战略性、宏观层面问题。而具体到每次对话的议题,也会根据当时双边经济关系中的新问题、新情况有所调整。

耶伦“传话”,聚焦中国“新三样”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产能问题成为耶伦此行的焦点议题并非偶然,而是经过美国政府内部长达数月的酝酿。从耶伦访华前后的表态来看,美方意在将矛头指向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等优势产业,也就是常说的中国出口“新三样”。

就在此次访华前不久,耶伦于3月27日访问在美国佐治亚州的一座光伏电池工厂颇受外界关注。分析认为,此举有意为出访议题做铺垫。而在工厂发言中,耶伦称对中国新能源行业“过剩产能外溢至全球感到担忧”。按照她的说法,这些“过剩产能打乱全球价格,损害美国企业和工人”。

在4月8日的发布会上,耶伦也提及中方加大了对“新三样”所在行业的投资。她表示,拜登和她“不会接受这个现实”。另一方面,耶伦也重申了美国不寻求对华脱钩。谈及美国对中国提出“过剩产能”关切的考量,她解释称,这并非受到了反华情绪或对华脱钩论调的刺激,而是为了“防止全球经济错位、为了发展美中健康的经济关系”。

4月8日,耶伦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澎湃新闻记者 王露 图

颇有“双标”意味的是,在指责中国向新能源产业提供大量补贴的同时,美国政府也正通过立法、技术投资等方式,刺激本土电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发展,“追赶”中国相关产业,其中最关键的举措就是2022年8月生效的《通胀削减法案》。对此,中国3月26日就该法案中有关新能源汽车补贴措施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还敦促美国及时纠正歧视性产业政策。

谭森则向澎湃新闻进一步解释了美方“产能过剩”新提法背后的一种主流观点,即美国认为其当前采取的措施是为了保护和发展本国产业,这与中国的产业政策有相似之处。美方可以理解中国的相关政策是出于经济原因,同样美欧也不得不出于经济考虑采取措施保护其产业。不过,谭森认为,即便是美欧之间,他们对“产能过剩”的界定也有很大差异。

“美国意图通过一些新概念来加强自身在中美经贸对话中的塑造力,这本身是一种话语转移。”宋国友认为,目前中美对“产能过剩”这个概念存在不同看法,美方认为自身是出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美经贸稳定的角度提出这个概念,但如何界定这个概念,其是否具备合理性还需双方进一步沟通。彭博社4月3日的一篇报道认为,相关数据分析并不支持新兴产业领域存在所谓“产能过剩”的说法。

同时,宋国友也提醒称,按照美方的这套逻辑,这可能也是为美国国内后续出台进一步的保护性政策,以及对华相关产品的限制性措施,进行预先的“话语传递”。

实际上,早在去年12月底,《华尔街日报》透露,拜登政府正讨论提高对电动汽车等中国商品的关税,欲以此发展美国的清洁能源产业。耶伦在今年3月的一次活动上提到,“我不想言之过早,但这是拜登总统作出的承诺……我们希望国内产业取得成功。”

“这个问题存在分歧和争议。”在回应美方关注的产能过剩问题时,廖岷4月8日以新能源汽车举例称,应结合全球分工和国际市场情况分析产能问题。他还援引数据表明“当前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后续还可采取哪些建设性措施?

近日,中美双方在多轮经贸交流中表达了各自关切与担忧。后续,两国经济团队能否就这些新问题进行有效沟通,还可采取哪些建设性措施避免经贸关系紧张升级,是下一阶段外界关注的焦点。

谈及是否与中方官员讨论“产能问题”的应对之策,耶伦表示,她与中国政策制定者就需求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她看来,中国目前的储蓄率较高,接近45%。与之对应的是,中国的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相对于其他处于这一收入水平的国家要低得多。因此,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推升需求。

在耶伦看来,“过剩产能”是长期以来积累的结果,这些问题不会在一周或者一个月内解决。预计双方团队将于下周在华盛顿召开的第四次中美经济工作组会议中进一步讨论有关问题。

目前,中方也展现了与美方继续沟通、妥处分歧的意愿。廖岷在4月8日的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注意到美国及其他相关方的关切,愿与各方加强沟通协调,在坚持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理性看待和妥善处理分歧。双方将在工作组层面继续就此保持沟通。值得关注的是,与耶伦建议的“提升中国国内需求”相关,廖岷则提到中方将“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

谈及中美双方后续的沟通将如何演进,宋国友分析认为,谈判通常是“先礼后兵”,倘若双方不能说服彼此,则会考虑推出一些政策,可能包括报复、威胁措施等,继而在新的环境下接着谈,这将考验双方的谈判能力。

“中美已从经济角度讨论产能问题迈出了很好的一步。”谭森建议称,下一步双方应该让讨论延续以经济、事实为基础,而非陷入相互指责的恶性循环,即美欧不应指责中国企图“掏空”其产业,中国也不应夸大西方试图对华“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