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2022—2024年)

中国社会科学网:邢丽菊: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布时间:2024-05-10浏览次数: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24-05-10)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中国向世界提出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在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全球文明倡议致力于实现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全球文明倡议致力于实现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全球文明倡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这四个“共同倡导”的核心是实现文明交流互鉴,全面体现了文明的多样性、共通性、发展性、实践性特征,同时分别对应回答了“为什么需要交流互鉴”“为什么能够实现交流互鉴”“交流互鉴什么内容”“如何实现交流互鉴”四个维度的问题,具有科学系统的逻辑统一性。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基础。文明具有多样性,所以需要交流互鉴。人类历史是多元文明发展的历史,不同文明的相互碰撞交融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多重可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指引。文明具有共通性,所以能够实现交流互鉴。世界各国虽然历史、文化、制度、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追求是一致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融合了人类社会各种价值观念的差异,汇聚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政治制度的共通性价值,开辟了化解当今世界意识形态纷争的新境界。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内容源泉。文明具有发展性,所以既要继承发扬传统文明,也要与时俱进实现创新与发展。文明凝聚过去、联通未来,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命脉。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吐故纳新,才能开拓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境界,让一切文明的精华造福人类。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路径方法。文明具有实践性,所以需要加强世界各国间的人文交流合作。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是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支柱。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要秉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的方式,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增进理解信任,消弭隔阂冲突,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全球文明倡议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文明”一词见于《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文明以止”意味着,如果统治者的德行像日月般光明正大,并用礼乐来教化他人,那么人们便会被其感召,“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止”的核心在于强调人的“当为”或“当行”,这是一种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文明以止”意味着“内修文德以化成天下”,蕴含着一种深厚的人文情怀。相比而言,西方语境下的文明是一个极为错综复杂的概念。随着17、18世纪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文明的兴起,在西方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的是偏向于价值论的文明观,且带有明显的扩张主义倾向。这种无限制的文明扩张必然会导致文化殖民主义或文明冲突,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文明以止”的文明观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来具有相互尊重、包容互鉴、和谐共生的基本特征。相互尊重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儒家主张“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仁”是自我对他者关心爱护的道德情感,更是一种相互性的伦理规范。只有将爱人之心推己及人,才能收获别人的尊重和爱戴。中华文化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以相互尊重、感同身受的心态来对待一切事物。包容互鉴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待他者的态度。任何事物都有可取之处,要以虚心的态度来学习并丰富自己。“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故需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虚心态度。“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和谐共生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包含和平、和谐、和睦等多重内容,意味着既肯定事物的多样性,又包容事物的差异性,并将不同的事物融合到一个和合体中。“智者求同,愚者求异”,追求不同文明的和谐发展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基于这种传统,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努力做到以“文明对话”化解“文明冲突”,实现不同文明和谐发展、共同繁荣。

全球文明倡议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文明是表现人类进步状态的历史范畴,是社会生产力的标识,是人类历史的实践性创造。马克思主张用阶级眼光看待文明的发展,认为资本主义文明在积累丰富的物质成果、发明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强化了资产阶级的剥削,他预测会有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的新型文明,这种文明的基本特征包括“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教育的普及”等。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历史上一向以和平主义和世界主义为取向的中华文明将在21世纪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突出表现为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文明形态建立在和谐、和平而非对抗、剥削的基础上,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所以“新”,在于它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超越了阶级剥削和社会对抗,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形态,体现了文明的和谐性、持续性、互利性和全面性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是一种对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主张,丰富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具体内涵,拓展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广阔空间,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全球文明倡议对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全球文明倡议打破“西方中心论”“文明优越论”等论调,为人类现代化绘就了新愿景。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掌握着世界政治的主导权,在文明问题上坚持“西方中心论”“文明优越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现代化既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能搞简单的千篇一律、“复制粘贴”。中国式现代化主张从历史长河中把握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功能,并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为人类现代化绘就了宏阔图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确立,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两个结合”,立足中国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极大丰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基本内涵。 

全球文明倡议主张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了正能量。文明交流互鉴是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路径。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每种文明都蕴含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瑰宝。文明是多样平等的,因多样而需要交流,因平等而能够实现对话。全球文明倡议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只有从多种不同文明中汲取营养、取长补短,才能跨越“文明冲突”的陷阱、摒弃意识形态纷争,共同为促进人类文明多元共存和世界和平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球文明倡议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一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开辟了新路径。全球发展倡议围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核心矛盾和问题,从中国自身发展经验出发,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以实干为途径,助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全球安全倡议植根于真正多边主义理念,回应了国际社会维护世界和平、防止冲突战争的迫切需要,为破解全球安全治理难题和当前人类面临的安全困境提供了重要理念引领。全球文明倡议在以上两个倡议的基础上,凝聚了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共识,回应了各国加强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迫切诉求,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三大倡议”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柱,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共同体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工作布局,反映了中国对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深邃思考。

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者。全球文明倡议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秉持开放包容态度,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顺应世界历史潮流,符合人类和平发展愿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激荡的关键时刻,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事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