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2022—2024年)

浙江师范大学刘鸿武教授主讲“非洲研究的机遇和挑战”

发布时间:2021-09-30浏览次数:3098

2021927日下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莅临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讲题为“非洲研究的机遇和挑战”的高端学术报告。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主持报告会。

(讲座开始前,吴心伯院长向现场师生介绍刘鸿武教授的简介)

 刘鸿武教授围绕“非洲研究是行走非洲大地的经国济世之学”“非洲研究是建构中非间共通共享知识之学”“中国非洲研究的特殊机遇与挑战及其对策”三个核心问题,同在场的师生们分享自己三十多年从事非洲研究的独特感悟。

(刘鸿武教授为现场师生播放《浙江师范大学非洲博物馆开馆十周年纪念宣传片》)

 刘鸿武教授认为,中国的非洲研究与非洲的中国研究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进程。中非要从双方文明进程和当代合作实践中,提炼出可以解释和促进中非共同发展的知识形态、理论体系、话语概念,双向建构“中国非洲学”与“非洲中国学”。

 刘鸿武教授三十多年不断往返于中国边疆边地边缘与非洲东西南北各区域数十国,长期在非洲求学问道、深入非洲民间,深感区域国别学是一门行走、行动、实践的经世济国的学问,始终致力于推动中非间知识学术人文的双向交流。他认为,我国区域国别研究学科的创新发展,应将“领域学”与“区域学”结合起来,将国际关系学与区域国别学结合起来,相互补充,融合贯通,有可能成为我国社会科学尤其是国际问题研究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刘鸿武教授主讲“非洲研究的机遇和挑战”)


(参与刘鸿武教授报告会的复旦师生)

 刘鸿武教授还指出,非洲区域国别学科应有四个目标:一是由一流学科努力拓展为特色智库,二是学科建设与智库建设需相互支撑,三是可借此推进高校的供给侧改革,四是由此而延伸知识思想的价值链。

 在讲述区域国别研究学术成果的转化与运用时,刘鸿武教授还列举了五个生动案例予以诠释。作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的创始与现任院长,他为浙师大探索了一条以学科建设为本体、以智库服务为功用、以媒体传播为手段、以扎根非洲为前提、以中非合作为路径的“五位一体”开展非洲区域国别学建设的新路径。

(吴心伯院长对刘鸿武教授的讲座作点评)

 校内40余位师生聆听了本次报告会。在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就主要西方国家对非洲的影响、非洲国家首都与其他城市发展的差距、非洲研究的切入点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最后,吴心伯院长对刘鸿武教授的报告作了精彩点评,他指出,本次讲座是我院第一次主办的非洲研究领域的专题报告会,刘鸿武教授的讲座非常“接地气”,关于中非合作的思考,有很多富有价值的观点,尤其对我国开展同亚非拉国家的合作具有启发意义。

(报告会合影留念,左起依次为:祁怀高、刘建军、吴心伯、刘鸿武、邢丽菊、冯玉军、孙德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