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2022—2024年)

潮新闻:简军波:梅洛尼对五天访华之旅“非常满意”,中意关系未来大有看头

发布时间:2024-08-01浏览次数:10

(来源:潮新闻,2024-08-01)

7月27日至31日,当奥运会正在意大利邻国法国热闹举行时,意大利女总理乔治娅·梅洛尼对中国进行了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

这是梅洛尼自2022年10月出任总理以来首次访华,她也成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新一届欧洲议会选举后首位访华的欧洲国家领导人。此次访华,还恰逢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备受世界关注。

7月31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记者会上详细介绍了梅洛尼此次访华的成果:两国发表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4—2027年)。两国总理共同出席中意企业家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开幕式,见证签署工业、教育、环境保护、地理标志、食品安全等多项合作文件。梅洛尼还赴上海参访。

林剑表示,双方同意用好中意政府委员会和各领域对话平台作用,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分歧,避免经贸摩擦升级。双方愿加强多边协调,反对分裂对抗、脱钩断链,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而在30日的记者会上,梅洛尼表示与中国重建更紧密合作关系是可能的,称此访正值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这定义了中意关系的深度。她对这次中国之行“非常满意”。

是什么让梅洛尼如此满意?国际问题专家向潮新闻给出的解读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唯有坚持全球产业链开放合作才会带来共赢发展,中意两国产业优势互补、互为机遇,双方并肩前行,可以把共同利益的蛋糕越做越大,把友好合作的关系越拉越紧。

三大原因,推动梅洛尼对华态度积极转变

上任之初,梅洛尼政府并未表现出对华积极友好姿态,长时间在寻求对华经贸利益和开展地缘政治竞争间摇摆。2023年12月,梅洛尼政府退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对比鲜明的是,本次访华意方释放了改善对华关系、重塑中意关系的积极信号。“梅洛尼此行可视作近些年来意大利对华政策的‘校准’,有望为中意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简军波指出,其背后有多个方面原因。

一是,意大利经济发展需要中国市场。目前意经济发展迟缓,尤其是税收严重不足,财政赤字在欧盟国家中算是非常高的,甚至被迫出售邮政等国有资产以填充国库。意大利和欧美间经贸关系的提升空间已经相对有限,寻求为本国商品和服务开拓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增加中国对意投资,成为其改善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是,作为右翼政府领袖,梅洛尼一定程度上在欧盟受到排挤。今年在欧洲理事会非正式讨论欧盟领导层换届问题时,梅洛尼被排除在会场外。这让她感到愤怒,指责“某些欧盟国家领导人”在玩“寡头政治”,并在后面的投票中弃权。寻求加深与中国关系,可抵消意大利在欧盟内所受政治冷遇,并提升在欧影响力。梅洛尼在访华期间表示,意方反对“脱钩断链”和保护主义,愿为推动欧盟同中国关系走深走实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梅洛尼政府起初向美国倾斜,但这样做并没有让意大利获得来自美国的额外经济收益。尤其考虑到当前美国大选结果未定,未来美国对欧包括对意政策前景不明,此次访华可视作梅洛尼政府应对美欧和美意关系可能生变所实施的对冲策略。

互补性强,中意合作想象空间广阔

据悉,梅洛尼此行率领了包括汽车在内多个行业的商业代表,旨在深化中意经贸合作,尤其是推动中国车企进入意大利市场。随行的多家意大利企业,如轮胎制造商倍耐力、能源集团埃尼、航空航天与国防巨头莱昂纳多公司、葡萄酒生产商等,均参加了7月28至29日在北京举行的意中商业论坛。

在经贸金融领域深化务实合作,被认为是梅洛尼此次访华的重要成果。在这些领域,中意合作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意大利是中国在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意大利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连续三年突破700亿美元。最新数据显示,意在华直接投资总额达150亿欧元,有1600多家意大利公司在中国从事生产。

据新华社报道,中意在农食产品、生物医药和电子商务等领域互补性强,意大利签署农产品输华协议数量在欧盟居“第一梯队”。两国相互支持发展会展经济,意大利多次受邀担任过进博会、消博会等大型展会主宾国,意大利果蔬、时装、家具等优质产品走进中国千家万户,广受中国消费者青睐,中国大市场为意大利企业带来广阔机遇。

简军波告诉潮新闻记者,“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等多重优势,而意大利作为欧盟内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制造业强国,在多个领域可以与中国拓展合作空间。”

7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与梅洛尼会谈中指出,双方在不断扩大两国贸易规模的同时,要推动贸易优化发展,加强船舶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及中小企业间互利合作。

“意大利不只有时装产业和奢侈品产业,不仅是一个旅游度假地,也是一个制造业强国。”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赵晨介绍说,意大利是少有的能同时建造豪华邮轮和航空母舰的世界级造船强国,正在为美国海军建造新型护卫舰。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就是中国与意大利芬坎蒂尼造船集团精诚合作的硕果。

此外,意大利还拥有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等全球著名汽车品牌。近年来,这些汽车品牌普遍面临产能不足的困境,有分析认为,如果中国车企到意大利建厂,未来意大利汽车产量有望登顶欧洲。

机不可失,欧洲开始醒悟并行动起来了

当前,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中方将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同意大利等各国扩大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致力于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多支持便利

实际上,有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认识到中国机遇不可错失。今年以来,中欧高层互动频繁,欧洲多国领导人先后访华寻求拓展合作,梅洛尼此次访华,为推进中欧务实合作发出新的积极信号。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全球产业链的合作与重塑孕育着无限商机,这为中意务实合作开辟了新空间,创造了新机遇。两国在船舶制造、航空航天、海上风电等领域的合作蓬勃兴起。数字转型、电动汽车、人工智能日益成为拉动双方合作增长的新引擎。

意大利全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瓦瓦索里随团参加了梅洛尼此次访华之行。新华社援引他接受意媒的采访表示,如果没有这种政治支持,即使经济上可行,中国公司也不会愿意在意投资。他预测,双方目标是将汽车生产带到欧洲特别是意大利,以推广新能源并开发新能源汽车,意大利公司需要为此做好准备。

不过,简军波也提醒道,“作为欧盟和北约成员,在欧盟强调地缘政治竞争和对华‘去风险’政策,北约加速‘向东看’的背景下,意大利对华政策会始终存在两面性。

因此简军波认为,对于梅洛尼政府和中意关系的发展前景,我们也要保持理性认知,通过务实方式进一步夯实基础,推动中意关系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