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2022—2024年)

第十辑(2019年第二辑)

发布时间:2021-05-10浏览次数:3177

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编:《中国周边外交研究》第十辑(2019年第二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2012月版(ISBN978-7-5012-6331-8,字数:370千字)。

《中国周边外交研究》

(第十辑)封面

《中国周边外交研究》

(第十辑)版权页


内容简介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同周边各国建立了伙伴与合作关系,解决了大多数历史遗留问题。70年来,中国同14个陆地邻国中的12个划定和勘定边界,积极稳妥应对东海、南海争议,推动南海局势趋稳向好。70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更加密切,中国欢迎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与此同时,2019年的中国周边外交也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挑战。比如,中美在中国周边地区的战略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周边的中小国家面临越来越大的“选边站”压力,印巴克什米尔争端等地区冲突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等。

《中国周边外交研究》第十辑(2019 年第二辑)刊发了11篇学术论文、6篇中国周边学笔谈、1篇研究报告、1篇书评和2篇会议综述。内容涉及新中国周边外交70年、新中国对俄(苏)外交、新中国东南亚区域外交、新中国南亚区域外交、中国周边学、亚太地区安全架构、“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斯里兰卡“愿景2025”、澜湄合作、韩国海洋安全战略、日本对华外交、南海共同开发等方面的内容。


目  录

卷首语/祁怀高……1



中国周边外交70年专栏(二)

论新中国周边外交七十年的历史演变/石源华……11

新中国对俄(苏)外交七十年的历程、特点和挑战/李勇慧……25

新中国东南亚区域外交七十年述论/赵卫华……48

新中国南亚区域外交七十年的历程、挑战与应对/林民旺……72



中国周边外交综论

亚太地区安全架构建设的进展、缺失与完善/唐永胜 方珂……97



一带一路”研究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对前一阶段的总结与新阶段的思考/刘宗义……119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斯里兰卡“愿景2025”的对接研究/祁怀高……139

构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能源合作共同体的背景与路径/朱永彪 苗肖阳……151



中国周边学笔谈(四)

中国周边学刍议/张礼恒……169

欧盟周边治理对中国周边学构建的启示/宋黎磊……172

 “远方”对“近处”的启示:欧洲一体化研究对中国周边学研究的借鉴意义/忻华……177

中国周边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国家、区域组织与地区治理/刘青尧……183

争鸣与并进:中国周边学和区域国别研究的共同与共通/张励……187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周边学研究/叶圣萱……193



中国周边热点问题

澜湄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探析/李福建 郭延军……199



中国周边国情研究

冷战后韩国海洋安全战略的调整演变及影响/杨鲁慧 朱迪娜……219

日本对华外交的避险战略/张望……237



研究报告

南海共同开发六国学者共同研究报告/祁怀高、薛松、[文莱] Jolene H.Y. Liew[印尼] Evi Fitriani[马来西亚] Ngeow Chow Bing[菲律宾] Aaron Jed Rabena[越南] Bui Thi Thu Hien、洪农……253



书评

南海争端中的权力、规则与事实——《权力扩散视角下的中越南海争端研究》述评/马建英……273



会议综述

南海共同开发的创新思维与务实策略”圆桌研讨会综述/董一……283

印度尼西亚政情圆桌:佐科政府绩效与2019年大选”会议综述/杨喆 薛松……289



附录

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简介……297

《中国周边外交研究》征稿启事……299

《中国周边外交研究》稿件体例及注释规范……301





论新中国周边外交七十年的历史演变

石源华

【内容提要】新中国70年的周边外交受到国际格局、时代特征、周边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制约,也和中国决策者对国际局势的主观认识、世界战略和外交决策有关,呈现着三个历史时期、七个阶段性变化。在中国站起来的毛泽东时期,可划分为“联苏抗美阶段”“反美又反苏阶段”“联美反苏阶段”;在中国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的邓小平及江泽民、胡锦涛时期,可划分为“不与大国结盟阶段”“全方位外交阶段”“向大国转型阶段”;在中国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习近平时期,进入了“大国外交时代阶段”。这种不断演变反映了中国国家实力发展和周边环境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在曲折中日益走向成熟。研究和总结新中国70年周边外交的历史变迁,对于认知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的新思路、新战略、新路径具有特殊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新中国 周边外交 历史演变

【作者简介】石源华,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前主任。

引用这篇文章:石源华:《论新中国周边外交七十年的历史演变》,载《中国周边外交研究》,2019年第二辑(第十辑),第11-24页。

石源华:《论新中国周边外交七十年的历史演变》.pdf



新中国对俄(苏)外交七十年的历程、特点和挑战

李勇慧

【内容提要】中苏关系历经风雨,承受了国际关系中两个主权国家之间最严峻的考验,从结盟、对抗到分裂。苏联解体后,中俄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不意识形态化,合作共赢,世代友好,永不为敌。当前,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新时代中俄面对新机遇和新任务,同时也要妥善应对存在的互信问题、中亚问题以及美国因素等挑战。

【关键词】中国对俄外交 中苏关系 中俄关系 中、俄、美关系

【作者简介】李勇慧,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外交室副主任。

引用这篇文章:李勇慧:《新中国对俄(苏)外交七十年的历程、特点和挑战》,载《中国周边外交研究》,2019年第二辑(第十辑),第25-47页。

李勇慧:《新中国对俄(苏)外交七十年的历程、特点和挑战》.pdf



新中国东南亚区域外交七十年述论

赵卫华

【内容提要】东南亚处于海陆丝绸之路交汇点上,控制着我国通向南太平洋、印度洋区域和欧洲的海上交通要道,是我国周边地区的重要地缘战略板块。十八大以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命运共同体战略理念的提出,周边外交的地位获得战略性提升。上述理念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中国在经济上成为世界第二大国,也标志着中国成为国际社会政治议程的设置者和规则的制定者,以及全球治理和区域治理的参与者,成为国际体系中名副其实的大国。东南亚地区作为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方向,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中国和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为中国在新时期推进周边外交战略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给中国提出了诸多挑战,需要中国以新的战略思维予以应对和化解。

【关键词】周边外交 东南亚 “一带一路” 命运共同体 中国崛起

【作者简介】赵卫华,法学(外交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引用这篇文章:赵卫华:《新中国东南亚区域外交七十年述论》,载《中国周边外交研究》,2019年第二辑(第十辑),第48-71页。

赵卫华:《新中国东南亚区域外交七十年述论》.pdf



新中国南亚区域外交七十年的历程、 挑战与应对

林民旺

【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国南亚区域外交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62年,中国陆续同南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奉行“重印轻巴”政策。第二阶段从1963年到1978年,中国奉行“联巳抗印”政策。第三阶段从1979年至2012年,中国的南亚区域外交转为服务于中国国内工作重心转向,逐步走上“印巴平衡”的政策。第四阶段则从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迄今,中国的南亚区域外交奉行新理念,推进南亚“一带一路”建设,不过也遭遇了新的地缘政治挑战。未来的南亚地区格局中,印度的地区霸主地位更加凸显,美国及其他域外大国将深度卷入,南亚区域内国际关系面临一系列重塑,中国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南亚区域外交需要在这些新形势下,开拓思路,坚持把对印外交作为南亚战略的关键,把印巴平衡作为南亚战略的基本原则,努力寻求“一带一路”与地区联通方案的融合,在多边平台内更加积极地推进中国的南亚外交。

【关键词】中国南亚区域外交 印巴平衡 “一带一路” 印太战略

【作者简介】林民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引用这篇文章:林民旺:《新中国南亚区域外交七十年的历程、 挑战与应对》,载《中国周边外交研究》,2019年第二辑(第十辑),第72-94页。

林民旺:《新中国南亚区域外交七十年的历程、 挑战与应对》.pdf



亚太地区安全架构建设的进展、缺失与完善

唐永胜 方珂

【内容提要】亚太地区到目前已建立起多层次交互叠加、功能目标各有侧重的地区安全架构。与此同时,现有安全架构所能提供的安全产品并不那么充分,加上需要解决的议题多重而复杂,现有组织形式松散而多元,需在动态调整中完善和拓展,不断汇聚的安全风险须有效纾解。然而随着地区安全局势演变和各国利益联系与安全需求的发展变化,亚太地区对安全架构的内在需求更加明确而强劲。在构建地区安全架构过程中,中国需要担负起更大的责任。中国构建亚太地区安全架构的路径选择:要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以利益增量为牵引,积极推动地区安全机制的变革;以我为主引导中美竞争的发展方向;积极运筹中、美、日、印大国关系,化解来自美国强化联盟体系所形成的压力;更加注重以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带动地区安全架构的完善。

【关键词】亚太地区 安全架构 安全赤字 大国竞争利益增量

【作者简介】唐永胜,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方珂,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

引用这篇文章:唐永胜、方珂:《亚太地区安全架构建设的进展、缺失与完善》,载《中国周边外交研究》,2019年第二辑(第十辑),第97-115页。

唐永胜、方珂:《亚太地区安全架构建设的进展、缺失与完善》.pdf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对前一阶段的总结与新阶段的思考

刘宗义

【内容提要】中巴经济走廊被称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和先行先试项目。在中巴两国共同努力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在过去六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由于各种原因,走廊建设并未达到两国原先预期的建设速度。现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已进入拓展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过去六年中,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遇到一系列阻碍和挑战。在走廊建设的新阶段,这些阻碍和挑战依然存在,并且有可能出现新的挑战。中方应认识到走廊建设不可能像原先设定的时间表那样按部就班迅速推进,应明确中巴经济走廊的定位,以改变理念为先推动走廊建设。

【关键词】中巴经济走廊 “一带一路”新阶段

【作者简介】刘宗义,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合作研究中心秘书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印度经济与外交、南亚问题、金砖国家、全球治理等。

引用这篇文章:刘宗义:《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对前一阶段的总结与新阶段的思考》,载《中国周边外交研究》,2019年第二辑(第十辑),第119-138页。

刘宗义:《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对前一阶段的总结与新阶段的思考》.pdf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斯里兰卡“愿景2025”的对接研究

祁怀高

【内容提要】斯里兰卡地处印度洋海上贸易中心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中转站,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沿线国家。20179月,斯里兰卡全国团结政府提出了名为“愿景2025”的八年经济发展计划。“愿景2025”是让斯在2025年成为一个富裕国家,让斯成为知识型、具有高度竞争力的社会市场经济。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斯里兰卡“愿景2025”的对接,两国可聚焦科伦坡港口城项目、汉班托塔港合作项目、汉班托塔中斯工业园建设、中斯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斯发展战略对接也面临一些挑战:斯外债风险增加,对中国投资存在“债务焦虑”,中国需适当调整投资模式,帮助斯经济形成可持续的“造血”能力;斯社会政治局势近年来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恶化,中资企业在斯开展业务时务必提高防范意识,注意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印度是中斯经济合作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中国需警惕印度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对印度企业参与斯基础设施建设等持开放态度。

【关键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愿景2025” 中国斯里兰卡发展战略 对接

【作者简介】祁怀高,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

引用这篇文章:祁怀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斯里兰卡“愿景2025”的对接研究》,载《中国周边外交研究》,2019年第二辑(第十辑),第139-150页。

祁怀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斯里兰卡“愿景2025”的对接研究》.pdf



构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能源合作共同体的背景与路径

朱永彪 苗肖阳

【内容提要】以“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为依托,全方位加强与相关国家的能源合作,应对国际能源格局的深刻调整与显著变化,着力构建新型能源合作共同体,实现开放合作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已成为中国能源政策的当务之急与重点方向。构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能源合作共同体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当在培养构建能源合作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上,创新能源合作模式,拓展能源合作领域,丰富能源合作种类与方式。中国应在能源共同体的模式选择、框架体系搭建、体系流程设计、组织协调与运作机制的建立、资金筹措等诸多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关键词】“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能源合作共同体 能源安全

【作者简介】朱永彪,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教授、执行主任,兰州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主任;苗肖阳,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

引用这篇文章:朱永彪、苗肖阳:《构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能源合作共同体的背景与路径》,载《中国周边外交研究》,2019年第二辑(第十辑),第151-166页。

朱永彪、苗肖阳:《构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能源合作共同体的背景与路径》.pdf



澜湄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探析

李福建 郭延军

【内容提要】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成立三年来,在多个务实合作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机制自身的制度化水平也不断提升,六个参与国先后建立国家秘书处或协调机构。然而,这些分立在各国的执行机构无法以澜湄流域的整体视角进行统筹规划,更无权制定保障澜湄合作倡议有效落地的法律法规,也不能更顺畅地与本地区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协调。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探讨组建澜湄合作国际秘书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本文通过对湄公河流域国家舆情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对相关智库学者及官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研,分析了各国对组建国际秘书处的基本态度与反应。本文还充分借鉴其他国际组织秘书处的经验和办法,提出了符合澜湄合作特点的组织框架。

【关键词】澜湄合作 制度化 国际秘书处

【作者简介】李福建,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郭延军,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

引用这篇文章:李福建、郭延军:《澜湄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探析》,载《中国周边外交研究》,2019年第二辑(第十辑),第199-216页。

李福建、郭延军:《澜湄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探析》.pdf



冷战后韩国海洋安全战略的调整演变及影响

杨鲁慧 朱迪娜

【内容提要】冷战结束后韩国海洋安全战略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的调整,包括:金泳三政府时期向大洋型过渡的海洋安全战略阶段;金大中、卢武铉政府时期大洋型为主的海洋安全战略阶段;李明博、朴槿惠政府时期海陆兼顾型的海洋安全战略的三个阶段。韩国海洋安全战略的调整呈现出理念自主化、范围扩大化、内容综合化的新特征。这与韩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总体目标是密切相关的。韩国不断调整的海洋安全战略为其实现“海洋强国”目标提供了根本保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韩国的海洋实力及地区影响力。但由于受制于韩美同盟关系,韩国海洋安全战略的调整幅度与范围相对有限。

【关键词】韩国 海洋安全战略 调整演变 基本特征 影响力

【作者简介】杨鲁慧,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亚太研究所所长、教授; 朱迪娜,中国人民解放军32179部队。

引用这篇文章:杨鲁慧、朱迪娜:《冷战后韩国海洋安全战略的调整演变及影响》,载《中国周边外交研究》,2019年第二辑(第十辑),第219-236页。

杨鲁慧、朱迪娜:《冷战后韩国海洋安全战略的调整演变及影响》.pdf



日本对华外交的避险战略

张望

【内容提要】2017年以来,日本的对华外交政策出现明显转变。20186月中日正式启动运行海空联络机制,20185月中日就共同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达成共识,20185月和10月中日实现两国政府首脑互访。而2012年安

上台伊始,中日两国就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和钓鱼岛“国有化”问题纠纷不断,为何短短数年之间日本对华外交出现如此戏剧性的转变?本文尝试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来解读2017年以后日本调整对华外交政策的原因及其本质。作者认为,日本目前采取的是现实主义理论中的避险战略(hedging),即在中美两强之间寻求平衡点,保持外交的灵活度,对中国同时采取经济交往和军事制衡,以实现日本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本文认为,我们有必要从中日美三边关系的角度来理解日本对华外交的政策变化规律,以及这一变化对其他多边关系带来的间接影响。

【关键词】避险战略 安

内阁 中美日三边关系 对华外交

【作者简介】张望,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教养学部副教授。

引用这篇文章:张望:《日本对华外交的避险战略》,载《中国周边外交研究》,2019年第二辑(第十辑),第237-249页。

张望:《日本对华外交的避险战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