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2022—2024年)

研究院第29期“国研沙龙”谈美国对外战略变迁

发布时间:2016-10-31浏览次数:262

20161028日下午,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第29期国际问题研究“青年学术沙龙”(以下简称“国研沙龙”)活动在美国研究中心举行。本期活动的主题为“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变迁的国内根源”,由研究院美国研究中心王浩博士主讲。活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魏红霞研究员点评,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心伯教授主持。研究院蔡翠红副教授、祁怀高副教授等参与讨论。

王浩认为,美国的对外战略是国际体系压力与国内政治、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冷战结束后,由于国际体系结构被彻底重塑,外部压力对美国对外战略制定的影响大为弱化,国内因素随之成为分析这一时期美国对外行为逻辑的核心变量。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外交政策已沦为服务于国内政治博弈的工具。王浩指出,冷战后美国社会形成的东北部/太平洋沿岸与南部/中西部“对等极化”的利益冲突和势力均衡格局,根本上决定了其国内无法构建一种关于对外战略的稳定共识,进而导致围绕外交政策制定而引发的国内政治过程呈现出日趋明显的党派冲突特征。结果是,政治极化成了代表不同社会利益的政治精英出于赢得竞选连任等个体利益的“理性选择的必然产物。在这种政治社会结构下,体系压力的大幅衰减不仅销蚀了国内共识分裂的对冲力量,反而进一步加速了政治极化的进程。正是上述逻辑的不断演绎,才使得美国对外战略在后冷战时代始终处于一种漂移或摇摆状态。民主、共和两党及其各自代表的社会力量在军费开支、贸易政策、海外干预和国际合作等议题领域进行的激烈斗争,严重削弱了美国外交政策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甚至让党派政治利益超然于国家利益之上,造成了重大战略失误。由于国际体系结构与美国国内社会利益矛盾及力量对比格局在短期内无法发生根本改变,未来美国的对外战略仍将难以摆脱漂移与摇摆的困境。

魏红霞对王浩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她认为,我们对于美国外交的理解如果仅仅从传统的国际体系和现实主义角度入手,恐怕很难准确把握其中的逻辑。因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不仅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更离不开国内多元化社会利益之间的政治博弈。因此,王浩的研究把国际体系因素与美国国内的政治、社会因素综合起来,无疑是对美国外交政策形成及其变迁逻辑的一种更深层次的探索。在构建这样一个十分复杂的分析框架的过程中,王浩分别对国际体系、国内政治以及社会因素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定位,以美国国内社会联盟的力量对比态势为主线,将美国外交背后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很好地进行了梳理、分层和细化,为我们理解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演化的逻辑提供了耳目一新的视角。她认为,国内社会联盟的利益和力量对比变迁,应该是今后研究美国(包括内政、外交等多方面)值得探索和进一步挖掘的、具有重要学术创新价值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