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各种文化思潮激流涌荡,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地缘政治冲突日益加剧,“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沉渣泛起,加剧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仇恨与隔阂,严重阻碍了国际社会交流与合作。尤其是,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社会以意识形态划界、大搞阵营对抗的冷战思维以及以“价值观”为名划分敌友、拉帮结派的做法,给整个世界和平与发展、繁荣与进步带来巨大阴影。
全球文明倡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这四个“共同倡导”的核心在于实现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分别回答了“为什么需要交流互鉴”“为什么能够交流互鉴”“交流互鉴什么内容”“如何实现交流互鉴”四个维度的问题,具有科学系统的逻辑统一性。从文明的多样性而言,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是文明需要交流互鉴的前提基础。从文明的共通性而言,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文明能够实现交流互鉴的理念指引。从文明的发展性而言,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是实现文明交流互鉴的内容源泉。从文明的包容性而言,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是实现文明交流互鉴的路径方法。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开展不同文明对话,才能消除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隔阂冲突,才能避免落入“文明冲突”的陷阱,才能共同为世界文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文明冲突论”是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观点。亨廷顿认为,冷战后国际冲突的基本根源已不再是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差异,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冲突”。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之间最有可能发生冲突和战争。近年来,随着中美战略竞争的加剧,美国内部反华势力再次鼓吹“文明冲突论”,为中美人文交流设置各种障碍。文明冲突论的特点是把文化差异的作用扩大化,认为文明差异是引发国际冲突的深层原因。这是一种为美国霸权主义寻找新依据的理论,具有明显的消极性和破坏性,对世界秩序的重建危害极大。这一论点错误的根源在于用西方排他性、对抗性、集团性的思维来看待中国以及当今世界。随着国内政治愈益极化,经济逐渐衰落,美国变得越来越焦虑。美国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自身问题的反省上,相反谋求通过寻找外部冲突转移公众视线。回顾历史,文化多元一直是美国社会引以为傲的价值观。美国之所以发展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很大程度上也是广泛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和优秀人才的结果,这也印证了文明从来都是在交流互鉴中向前发展的道理。
马克思曾提出“真正的共同体”概念,认为其基本特征表现为共同体中不再有个体对抗、阶级对立、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分裂等。要建设真正的共同体,就必须坚持文明互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全球文明倡议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又汲取和超越了西方文明成果。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演化是多元的,“文明的多样性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形态”。亨廷顿虽提出“文明冲突”,但同时也明确指出,“在多文明的世界里,建设性的道路是弃绝普世主义,接受多样性和寻求共同性”。西方国际关系学者罗伯特·考克斯也指出,“人类的未来有多重选择,当不同的文明需要共存时,如何相互理解将成为维护世界秩序的首要问题”。全球文明倡议强调以文明包容互鉴取代隔阂冲突,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符合人类和平发展愿望,对维护全球治理秩序、实现人类文明进步将发挥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人类文明的促进者。全球文明倡议必将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事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