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2022—2024年)

“第五届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论坛——现代化与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7-11浏览次数:10

2023630日至71日,“第五届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论坛——现代化与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除人大复旦两校的学者外,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二十个单位的共计一百多位学者参加了本届论坛。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教授致辞。

林尚立校长在简要回顾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历史后提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构建自主知识体系,需要对中国的知识、中国的实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必须对今天的中国是什么、处在何处、向何处走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判断。林尚立校长指出,中国政治有其独特性,中国政治解决了人民当家作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文明的传承和多民族一体构建等四个问题;在国际政治的角度,中国也需要考虑东西方文明如何共存、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如何共存、落后国家与先进大国如何共存等问题。这些中国所面临的独特问题,是中国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根基。林尚立校长进一步指出,中国的政治学和西方的政治学思维逻辑是两个逻辑,西方政治学的思维逻辑从古希腊至今是“从里往外看”,研究的是国家内部,而中国政治学可能是“从外往里看”,把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这两个路径都有它的合理性,都有它的现实意义,但对未来中国政治学来说,需要回到自己的逻辑之中。最后,林尚立校长总结道,今天政治学又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既要补课,同时还要有创造,更要站高望远,扩大视野,确立信心,并鼓励与会学者加强进一步合作,建设学术共同体,构建中国特色的智慧、知识和理论体系,担负起政治学学科应有的责任。

30日上午的会议议程是“两校政治学科对话”,共分为两节,第一节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张骥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教授的发言题目为《现代化模式与现代政治理论的起源》

杨光斌教授首先回顾了现代化与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现代化力量的主导者分析了推动现代化的三个模式。现代化的组织化是呈递增状态,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有现代化悖论。一方面现代化的成败与否需要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另一方面现代性的标准是个人权利的保护。杨光斌教授指出,每个现代化模式都产生了相应的知识体系。商业组织的现代化产生的是以商业阶级利益为核心的社会中心主义(或者叫个人中心主义)。社会中心主义讲的是权利,国家中心主义讲的是权力,但是发展中国家比如政党主导的现代化模式产生的知识体系是政党中心主义。最后,杨光斌教授提出了以政党为中心的知识体系要回答的问题,包括政党的组织形态问题、政党与社会关系,政党与国家建设的关系,政党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党与人之间的理论关系等。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唐亚林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现代化叙事的“人-社会-国家-世界”之关系逻辑》

唐亚林教授指出,在现代化叙事的一般模式之外,又出现了现代化叙事的分叉。现代化的先行者变成了先发者,其背后有三次巧妙的转换。随后,唐亚林教授重点分析了中西现代化制度的最大不同,即当代中国制度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有强大的制度自我修复能力和发展引领能力,而西方政治制度出现了民粹化或者极端化现象后则没有人来拯救它。唐亚林教授指出,重构现代化叙事,需要重视人与社会、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建构问题。最后,唐亚林教授强调,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着三大历史性任务,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促进世界的共建共荣发展以及全面提升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品格。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吕杰教授的发言题目为《驱动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双驾马车》

吕杰教授主要从三方面探讨了其对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解。首先,吕杰教授回顾了欧美政治学知识体系的三大基石,包括沉淀丰富的政治思想史、细致周全的本国政治研究和与时俱进的方法学讨论。随后,吕杰教授分析了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的四大基石,包括中外政治思想史、中外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和政治学方法论。最后,吕杰教授分享了其对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的观点,包括重视思想史的比较视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价值、中国政治实践的时空背景以及议题定制的方法学工具等,吕杰教授强调,把这四个面向整合起来,使之形成合力,也许就能带领我们的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向前发展。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熊易寒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全球知识生产体系中的中国政治学:挑战与愿景》

熊易寒教授首先介绍了开放的世界与开放社会科学,指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出现越来越多的普遍性知识。而在这一过程中,普遍性与特殊性并不一定是对立关系,但二者之间又存在永恒的张力。随后,熊易寒教授分析了中国政治学能够为全球知识生产贡献什么,以及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构的路径。最后,熊易寒教授总结了当前中国政治学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愿景,并指出政治学知识体系不能闭门造车,既要向内看,也要向外看;既要往前看,也要往后看,以中国和世界为田野,以理论为答案。而这个知识体系核心最重要的是解释力,真理的成分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话语权的问题,权力的成分。

发言结束后,现场的听众与发言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第二节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李巍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蕴含哪些人类政治普遍原理》

苏长和教授首先指出,中国是一个世界政治大国,但还不是政治学大国。随后,苏长和教授指出,特殊叙事与普遍叙事二者并不对立,而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为政治学发展创造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和机遇。随后,苏长和教授分别从国际政治和政治学两个角度,举例说明了如何从特殊到一般的转化。最后,苏长和教授强调,中国是一个世界政治大国,世界政治大国必定在贡献一套自身发展道路基础上的治国理政知识体系,而在世界上产生感召力、吸引力、影响力。从西方现代化叙事下挣脱和解放出来,创造自己现代化道路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振奋民族精神,这就是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掌握历史主动、理论主动,开创政治学中国时代的意义所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金灿荣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百年变局与中西关系再思考》

金灿荣教授指出,建立自主知识体系需要正确认识西方,需要承认西方过去500年实践所取得的成功。但是,西方逐渐形成了文化霸权主义,要将其自己的东西变成“普遍价值”。金灿荣教授认为,西方过去成功的原因,在于成功进行了地理大发现和推动了工业革命、科学革命。但是,金灿荣教授指出,现在我们有机会,比以前更好地跳出西方中心主义。当前,世界大变、东升西降,核心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我们应该更加正确地认识西方、认识中国,中国走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正确道路上,中国有责任、有机会创建一个非西方的体系。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美国对华战略新动向》

吴心伯教授指出,当前美国对华战略有两大重点,分别是对对华略竞争以竞赢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慑阻中国。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内容,包括市场脱钩、技术封锁打压、国际上孤立遏阻与妖魔化,以及战略威慑与围堵。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要强化对华军事威慑能力,不仅要拥有可靠的对华威慑能力,还要具备战胜中国的能力,做好开战准备。吴心伯教授判断,当前拜登政府对华战略出现了一系列新态势,主要表现在在台湾问题上继续强化对华威慑、政治上外交上加强对华的安抚、加强危机管控、经贸领域考虑有所松动。最后,吴心伯教授指出,美国对华战略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方,中方对美国的对华战略有越来越强的引导力和塑造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翟东升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翟东升《现代性与权势转移的双轨制》

翟东升教授首先总结了现代性的共识,随后指出,其中至少可以识别出两类现代性,各有侧重,各有传承。两种现代性的区别是海洋霸权与海陆复合型国家之间的区别。翟东升教授详细阐述了两种现代性之间差异的具体表现,并重点从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随后,翟东升教授指出,无论是海权型还是海陆复合型,两大趋势都是现代化的探索轨迹,双方相互刺激,相互借鉴,但是各有其侧重和特点。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具有全球史的意义,因为其有可能终结这600年的历史,将两种精神两种道统在我们体内合二为一。最后,翟东升教授指出,我们应高度重视印度,中印之间的长期战略竞争才刚刚拉开序幕。

发言结束后,现场的听众与发言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分论坛一“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经验”由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国际事务学院唐贤兴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贺东航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从发展主义到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演进——一项知识社会学的考察》,贺东航教授基于从发展主义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转向的问题意识,通过“学术-情势”的分析框架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如何通过学术-情势的良性互动得到再阐释,并对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未来提出展望。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祁怀高研究员发言题目为《现代化模式、中美竞争与中国式现代化表述的演进》,祁怀高研究员指出,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中国对现代化的表述经历了从小康社会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中美竞争是这一演进的重要国际因素之一,中美实力差距的缩小使得中国需要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积极介绍中国式现代化,未来中国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之后,仍需要坚持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鼓励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探索自身现代化之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义桅教授发言题目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逻辑》,王义桅教授以现代化的“中国之问”与中国的“现代化之问”引入,认为要从中国的历史连续性中着眼才能理解中国,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未来维度这三个维度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谁的现代化、依靠谁的现代化、为了谁的现代化,呼唤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史的逻辑重述人类现代史,深入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逻辑。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敏介绍了其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郝诗楠副教授的合作成果《从现代化理论到“新现代化理论”——对现代化研究的文献图谱分析》,王敏与郝诗楠副教授使用Cite Space软件对大量文献做出图谱分析,基于对国内外现代化理论研究的研究主题、概况和国内外现代化研究的理论视角的归纳,提出了“新现代化理论”应当关注的方向。发言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黄晨副教授逐个对发言进行了点评,黄晨副教授认为,祁怀高研究员的研究展现了把国际因素带回知识社会学和思想史的反思,极具启发性;王义桅教授的研究表现出宏大的理论志向与整全的视野,关于历史的论证还可以进一步探索;王敏和郝诗楠副教授的研究对测量一种范式的“空间”与“时间”的传播做出创新,并就这一方法的其它可能应用提出建议;贺东航教授的研究提出“学术-情势”框架是一种知识社会学的新表述,指出了中国现代化话语的多样性。随后,各发言人也做出相应回应,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探讨。

分论坛二“国家理论与中国经验”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续添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吴澄秋副教授发言题目为《发展型政党国家的再平衡:集中统一领导与反腐败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吴澄秋副教授对发展型国家研究做出梳理,指出中国发展型政党国家发展史的三个阶段,基于新时代以来的政党国家的演进,说明中国目前的政党国家关系走向了一种再平衡,并对中国未来的政党国家发展做出展望。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杨端程老师的发言题目为《国家建设理论的中西比较——时空情境、动力机制与阶段任务》,杨端程老师梳理了中西国家建设理论的脉络,对不同时空的国家建设理论的目的展开探讨,从欧洲国家建设的逻辑和中国的国家建设历史的考察中指出了中国国家建设的维护中央集权的政治整合目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赵迪新介绍了和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立博士的合作成果《战争与国家兴衰:国家能力、精英关系与领土控制及其对历史中国国家形态演变的启示》,赵迪新结合历史中国国家形态变迁的经验,提出了一种基于关系制度领土控制的分类学框架,特别是提出了“波纹官僚制”的概念。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文斌发言题目为《当代中国“国家运动”:一个概念分析》,张文斌围绕着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三组现象,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和辨析,在此基础上尝试对“国家运动”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系统的重构,并将其纳入一个常见政治行为的图谱之中。发言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梁雪村副教授逐个对发言进行了点评,梁雪村副教授认为,吴澄秋副教授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问题,还表现出了建设一般性理论的雄心,并就香港ICAC反腐的历史经验做出交流;杨端程讲师的研究对中国古代的国家建设历史与政权间互动的不连续性做出了深入的探究;赵迪新的研究对民族国家、战争的理论做出了清晰的综述,并就国家的地缘概念做出回顾;张文斌的研究梳理了丰富的当代中国的“国家运动”的发生方式的知识体系,并以自己的研究做出类比。随后,各发言人也做出相应回应,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探讨。


分论坛三“政治哲学的当代议题”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蒲俜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孙国东教授发言题目为《阐释政治哲学与中国现代政治哲学话语的公共阐释》,孙国东教授聚焦“中国现代政治哲学话语”及其三个功能,提出了“阐释政治哲学”与“公共阐释”的三种取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石教授发言题目为《共同富裕的具体目标和制度选择——基于分配公正的研究》,李石教授认为实现共同富裕应当采用按需分配、机会平等和差别原则对公共资源进行分配,并提出了促进共同富裕的三个具体目标。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博士后谭锐捷老师的发言题目为《在潜在与实在之间——论阿甘本主权的双重形式》,谭锐捷讨论了阿甘本的主权思想,他认为阿甘本的主权是在潜在与实在两种状态之间不断跳跃的共同体原初结构。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杜笑文的发言题目为《公民友谊如何辩护公共理性?——基于罗尔斯公民友谊理念的批判性考察》,杜笑文引入了基于公民友谊的辩护路径,讨论了罗尔斯公共理性的道德基础。发言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陈华文副教授对发言进行了一一点评。陈华文副教授认为,孙国东教授的研究对中国政治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价值;李石教授将政治哲学的讨论应用于政治现实的分析具有很大的价值和启发性;谭锐捷老师对阿甘本主权思想的介绍有助于对主权的形式和结构产生更深入的了解;杜笑文的研究有较高的学术性,并就其基于公民友谊对公共理性进行辩护的出发点提出建议。随后,各发言人也作出相应回应,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讨论。


分论坛四“中国党政研究的新视野”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庆四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汪仕凯教授发言题目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面对的大党独有难题》,汪仕凯教授认为党必须在维持超大规模的基础上同时抑制住超大规模对于先锋队性质的侵蚀从而保障先锋队性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孙龙副教授发言题目为《地方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规则与运作》,孙龙副教授回顾了地方人大常委会党组议事规则的发展历史,并以陕西Z县人大常委会党组的结构与运作为案例分析了人大常委会党组制度的运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青年副研究员彭泽宇的发言题目为《针对台湾当局“邦交国”的政党外交》,彭泽宇青年副研究员在台当局“邦交”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对台当局“友邦”展开政党外交的意义,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王钰鹏介绍了其与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向民教授合作论文《干部培养、政治教育与政治学校:现代政治学的中国起源》,论文指出政治学校的政治教育所生产和传播的政治知识,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知识结晶,也解释了现代中国政治学何以生发。发言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郑云天副教授对发言进行了一一点评,郑云天副教授认为,汪仕凯教授的研究有着独特的现实价值,是全体中国共产党人和关心中国命运前途的人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孙龙副教授的研究有着扎实的调研基础,并提出可以从巡视的角度来审视相关的议事规则;彭泽宇青年副研究员的研究为台湾问题开辟了新的路径,具有极高的政策价值;王向民教授和王钰鹏的研究有较高的学术性,并就概念梳理和文献选择提出建议。随后,各发言人也作出相应回应,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讨论。


分论坛五“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经验”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房乐宪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田野教授发言题目为《中国国际关系概念的正向格义:以礼治为例》,田野教授通过界定正向和反向的格义,梳理了中国和西方的知识体系,提倡用中国的理论体系解释中国之外的经验现象,并举出了用中国的“礼治”观解释西方近代史上的欧洲大国协调的历史经验作为正向格义的案例。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殷之光教授发言题目为《霸权中心主义的秩序构想及其批判》,殷之光教授尝试通过抽象代数的方法归纳研究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回答什么是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这一问题,指出现代中国国际关系学的问题意识的起点在于对霸权秩序的批判反思这种对国际秩序变迁的关切。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徐雨飞老师发言题目为《符号建构的国际社会“目的”——理解<诗经>中的安全行动与国际关系道德》,徐雨飞讲师通过对西方思想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反转,分析了《召南·野有死麕》的符号过程和政治效应,深化了对符号结构、广义道德的国际关系作用的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袁琮蕊博士发言题目为《背景知识理性与表象知识理性:对国家理性行为的再探讨》,袁琮蕊博士对国家行为体的表象知识理性与背景知识理性进行分析,指出若对方的理性计算遵从自身特有背景知识理性的逻辑,那么理解对方的背景知识就尤为重要。发言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罗天虹副教授逐个对发言进行了点评,罗天虹副教授认为,田野教授对中国历史传统政治哲学“正向格义”的创新有可观的应用前景;殷之光教授的研究通过引入抽象代数集中地展现出霸权秩序的势能变化;徐雨飞讲师的研究富有新意地通过符号的结构发展“关系性”阐释了国际社会终极目的的生成机制;袁琮蕊博士的研究在解释国家间特定理性不同导致冲突的现实问题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后,各发言人也做出相应回应,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探讨。


分论坛六“全球治理中的新问题”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徐正源副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国际事务学院唐贤兴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将政治带回公共政策:本土化研究的挑战》,唐贤兴教授总结了十余年来教学生涯的反思,尝试通过对中国在全球治理参与中、国家的治理与善治中扮演的角色的研究,助推本土知识体系的形成,提出从传统的治理智慧中挖掘公共管理知识的路径,强调中国的政策研究不能离开政治和价值的考量。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刘晔副教授发言题目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治理:挑战、根源与前景》,刘晔副教授分析了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治理中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各自的领导力、作用机制以及多机制形成的网络的协同效应,并就多边国际公共卫生治理的制度的保障提出区域性公共产品补充国际公共产品、多元行为体的共同规范等可行措施。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景丽丽介绍了与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琪的合作发表《从观念到制度的四重转化:中国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变革的案例分析》,景丽丽首先对中国海洋行政管理制度做出回顾,基于案例和政策文本的框架的整合,讨论了中国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变革的持续推进。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周寒梦的发表题目为《智慧城市试点、制度环境与政府韧性治理能力》,周寒梦首先指出了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韧性治理能力的重要性,运用数学模型构建了涵盖基础设施韧性、生态韧性等四个要素的评价政府韧性治理能力的指标体系,指明了韧性治理能力的发展前景与现实意义。发言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吕杰教授逐个对发言进行了点评,吕杰教授认为,唐贤兴教授的研究提倡把政治带回公共政策研究,从学理上即是让政治考量的背景变量回归并转化为中国特色的政治考量;刘晔副教授的研究在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诱发的内政与外交问题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对案例的选择作出建议;景丽丽的研究精准抓住了新时代以来从单一方向改革到多元综合管理方向的改革的变化趋势,并就海洋事务在中国内政和外交上的意涵变化作了补充;周寒梦的研究对智慧城市的韧性治理试点做出强调,并就模型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随后,各发言人也做出相应回应,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探讨。

分论坛七“历史中的大国关系与启示”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王锦副研究员主持。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孟静文老师介绍了其与澳门城市大学叶桂平教授的合作论文《关系理论视角下中国与葡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基础刍议》,论文基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关系性”,深入分析了澳门作为连接中国与葡语国家的平台定位与桥梁角色。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陈华文副教授发言题目为《民族危机中的历史主义诱惑》,陈华文副教授聚焦于19世纪德国人走出民族危机的方法和径路,分析了后发国家在现代国家的建构过程中的历史主义转向。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燕玉叶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先秦中国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机制研究》,燕玉叶副教授提出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独自建立了比较成熟、完整的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机制,是当代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机制的创造者、贡献者和参与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丁宇航的发言题目为《“生存空间论”:思想演变、实践探索与历史影响》,丁宇航阐述了“生存空间论”的思想渊源及概念演变,探讨“生存空间论”与德国地缘政治学的有机联系及其对20世纪前半期世界历史进程和当代世界的影响。发言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召东讲师对发言进行了一一点评。王召东讲师认为,孟静文副研究员与叶桂平教授的合作研究对于利用澳门推进中国与葡语国家合作关系的建议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陈华文副教授的研究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政治思潮底层问题的关注具有很强的启发价值;燕玉叶副教授的研究由中国历史的角度解释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概念具有很强的启示性;丁宇航对于豪斯浩弗生存空间理论的研究对于构建国家安全理论和分析俄乌冲突以来的地缘政治具有极其的现实意义。随后,各发言人也作出相应回应,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讨论。


分论坛八“公共管理学科的新范式”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李春成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李瑞昌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政府治事学:一种新的理论范式》,李瑞昌教授首先介绍了复旦大学研究政府的三个阶段,随后提出了政府治理研究的四个起点,并提出了主要研究行动中的政府,而仅非体系中的政府;研究以“事”为工作重心的政府,而仅非以“管理者”为中心的政府;主要研究现代化中的政府,而仅非传统政府的“政府治事学”构建的可能。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任皓老师的发言题目为《信息获取能否提升政府政策稳健性?——来自官员异地考察的证据》,任皓老师基于网络治理理论,利用府际交流网络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实证检验了信息获取对于地方政府经济政策稳健性的影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谢振达的发言题目为《以文辅政:领导文书制定的运作机理及逻辑——以A区综合部门为例》。谢振达认为,中国基层政治中,领导讲话汇报稿制定是科层制的理性互动行为,层级沟通和权威传递的工具。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博士研究生蔡全玲的发言题目为《低碳城市转型对区域就业水平的影响—基于低碳试点城市面板数据的动态QCA分析》。蔡全玲基于复杂组态视角和资源配置理论,以低碳城市转型作为整体的复杂组态,构建了不同的低碳转型城市对就业的不同组态路径,验证了如何最优配置资源来影响区域就业的治理绩效。发言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韩冬临教授对发言进行了一一点评。韩冬临教授认为,李瑞昌教授的研究从“事”的角度出发,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来思考治理问题;任皓助理教授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库构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创新性;谢振达的研究材料丰富,并就如何将研究从描述推向解释提出建议;蔡全玲的研究对低碳与绿色发展有一定意义,并就数据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建议。随后,各发言人也作出相应回应,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讨论。


分论坛九“历史政治学的方法与概念”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黄晨副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姚中秋教授发言题目为《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对历史政治学的方法论启示》,姚中秋教授指出,要建立一个怎么样的现代国家是社会科学要回答的根本问题,并梳理了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概念,强调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本体论、认识论角度对历史政治学的启发作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李春成教授发言题目为《治理语境中德治与法治间关系》,李春成教授以微观的具体街道治理案例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制度设计、执法行为过程中的道德反思,指出整全治理应当以一贯性原则为基础,加强法治和德治的相互对话和渗透,使得治理的价值目标、制度规范成为一个协调的一致体系。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讲师倪超老师的发言题目为《历史政治学视域下的西周国家制度建设简论——以<礼记·王制>为中心的考察》,倪超老师基于对《礼记·王制》的文本分析说明了西周的国家制度建设的职官、行政、司法等制度,并指出其在政治层面、经济层面与社会层面上对后世的可能影响和现实意义。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昊霖介绍了其与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刘伟教授的合作发表《探寻历史政治学的过程追踪之道》,李昊霖指出中国的社会科学主体性的实现需要从历史中发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出了三种历史政治学的过程追踪方法,并强调研究者主动回到历史情境的重要性。发言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马嘉鸿老师逐个对发言进行了点评,马嘉鸿讲师指出,姚中秋教授所谓的历史“科学”指的是体系性知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和演化视角,而非“真理”或是自然科学“可证伪性”的意思;李春城教授的研究以小见大,说明了“死”的法律条文与“活”的人之间的张力,启发人思考如何在历史政治学的研究正确处理“死”的历史文献和“活”的政治之间的关系;倪超讲师的研究是用现代政治学概念重铸《礼记》的尝试,需进一步思考如何从“文本中心”走入“历史中心”;李昊霖和刘伟教授的研究探究了历史政治学的因果机制,但除了“历时性”分析是否也需进行“共时性”分析。


分论坛十“政治哲学的经典问题”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广生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任锋教授发言题目为《中心统合主义——大一统的历史政治学阐释》,任锋教授由中心统合主义出发探讨中国语境下的大一统,描述了在双重统合过程中形成的动态开放的一体化秩序,提出要在现代治理的架构中重新理解中国的统合性建构模式。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陈周旺教授发言题目为《政治可教吗?政治知识的祛魅与重构》,陈周旺教授提出政治学的使命是将政治价值知识化,同时他认为我们必须明确自己的理论立场,在政治价值上形成真正突破,最终建立新的政治学知识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陈伟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沃格林对现代性的诊断》,陈伟副教授聚焦沃格林对现代性的反思,提出沃格林对现代性的理解是多维的,其对现代性的批判体现了对现代西方文明自身的深刻反思。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李海默青年副研究员的发言题目为《<商君书>“观俗立法”论与柏克“俗能正法”论的对比研究》,李海默青年副研究员对比了《商君书》“观俗立法”的主张与柏克“俗能正法”的思想,他认为二者“俗”与“法”关系的论说是十分相似的。发言结束后,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孙国东教授对发言进行了一一点评。孙国东教授认为,任锋教授的研究通过中心统合主义建构一种秩序类型是十分有抱负的,但尚需完成对英美国家组织模式的类型化对立化等工作;陈周旺教授在中国语境中讨论政治学之“教”意义重大;陈伟副教授的思想史研究具有典型性,并就围绕沃格林的问题意识进行整合提出建议;李海默青年副研究员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启示性,并就中西两种思想的并列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随后,各发言人也作出相应回应,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讨论。


分论坛十一“国家安全学的重要议题”由外交学院陈志瑞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吴日强教授发言题目为《中美核战略稳定性的演变》,吴日强教授介绍了第一次打击稳定性、危机稳定性、军备竞赛稳定性的概念,提出随着中国核打击能力的提升,需要加强后对两种战略稳定性的管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李晨副教授发言题目为《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净评估》, 李晨副教授基于国内学界对净评估的误读,由定义、特征、研究导向等角度对美国半个世纪的净评估研究成果进行了再阐释。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刘宇辰助理教授介绍了其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赵思伽合作论文《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度变迁的类型学分析——基于比较历史分析的视角》,论文以历史遗产、组织架构和支持功能三个维度,将G20国家的国安委类型分为四种类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江天雨老师的发言题目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化能力研究——以政治安全的时代性表述为例》,江天雨讲师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政治安全表述的变迁历程,认为其表述具有时代性特征,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成果和政治实践智慧。发言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左希迎教授对发言进行了一一点评。左希迎教授指出,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战略文化,双边危机的管理重点是如何建立信任;面对美国战略界提出的概念和议程设置,我们应该在予以重视的同时客观看待其影响;同时,我们应该关注重大历史节点的作用,在研究中抓住关键变量,让研究更加聚焦。随后,各发言人也作出相应回应,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讨论。

分论坛十二“区域国别学的知识体系构建”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嵇先白副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林红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从替代性发展到发展替代:拉丁美洲的现代化选择》。林红教授指出,拉丁美洲“超越发展”模式强调经济增长的工具性和分配正义的目的性,主张在经济增长上的基础上解决不平等问题,这也为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等发展理论的理解提供了帮助。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张骥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中国的世界学:构建中国世界知识的体系、理论和方法》。张骥教授回顾了区域国别学科史,指区域国别学的发展需要找到学科的发展规律、学科发展的内核和边界,最后根据区域国别学科的特性,就学科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田文林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区域国别研究亟待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田文林教授指出,提升区域国别研究水平固然需要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等不同层面协同努力,但最关键的就是构建区域国别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自主知识体系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它需要各方有识之士携手努力。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林民旺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地缘战略与区域的构建:重构世界的区域图景》。林民旺教授指出,区域概念本身是人塑造的过程,并以“南亚次大陆”“印度支那”“亚太”“印太”等概念为例详细阐述了区域概念的发展,并从中可以看到地缘政治变迁与权力的变化。区域的概念实际上会对国家参与区域事务带来限制,而站在中国的角度解决这一问题也是区域国别学学科的任务所在。发言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金晓文老师对发言进行了评论。金晓文老师根据发言人的介绍总结出了四个方面,第一,区域国别的学科属性与定位应该兼顾其知识属性、教学属性与问题导向性,服务于决策。第二,关于学科内容,区域国别的建设应该在关注独特性的同时,重视整体性。第三,研究方法应该有田野的基础;第四,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应该展示自身研究视角。随后,各发言人也作出相应回应,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讨论。


分论坛十三“国际政治经济学前沿”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郑宇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李巍教授发言题目为《美国经济国家主义的思想根源》,李巍教授指出近年来拜登政府的经济国家主义产业政策实践已经打破了学界对美国经济领域的“自由市场典范”固有认知,并通过系统性梳理美国经济思想史上的国家主义思想渊源,说明当美国遭遇挑战时会很容易地利用国家机器来打破惯常的意识形态。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国际关系学系胡勇副教授发表题目为《构建“发展+市场”复合型三方合作模式:一项初步的研究议程》,胡勇副教授指出需要打通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壁垒,将第三方市场合作化作政府间合作的抓手,用三方发展合作为第三方市场合作试点,第三方市场合作再反哺三方发展合作。复旦大学国际问题院日本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姜茗予博士发表题目为《岸田“新资本主义”理念与劳动力市场改革——对概念要点“分配”的解读与分析》,姜茗予博士剖析了“新资本主义”分配战略的具体内涵,分析了其对日本劳动力市场改革的前景,并集中解读了其核心概念——人力资源的投资与分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王雪莹发表题目为《主权债务偿债次序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王雪莹围绕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债偿还能力不足时国家的偿债次序对债权人进行分类,就不同类型债权人的特点分析偿债者面临的惩罚力度和可信性,对中国未来的国际金融战略提出建议。发言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刘露馨老师逐个对发言进行了点评,刘露馨老师认为,李巍教授的研究从近年美国产业政策的复归出发,对美国的国家主义经济思想的来源与发展进行了梳理;胡勇副教授的研究指出了三方合作的政策外溢效应,就机制的优点进行了系统性的阐释;姜茗予的研究对新自由主义在日本的发展做出了政策性的梳理,并就“新资本主义”的溯源问题做出研究方向的建议;王雪莹的研究从可信度和惩罚力度的视角来解释债权国偿债的选择性,提出了中国未来对外借贷的理论参考。随后,各发言人也做出相应回应,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探讨。


分论坛十四“欧美国家的政治与外交”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吴征宇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崔守军教授发言题目为《欧盟能源转型的地缘政治》,崔守军教授认为地缘政治是影响能源安全的重要因素,他提出俄乌冲突升级导致的能源危机正在重新塑造欧盟的能源保障方式,改变了由气候变化为主要驱动的能源建设。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严少华青年副研究员的发言题目为《欧洲战略自主:一种新的战略文化》,严少华青年副研究员认为目前关于欧洲战略自主的讨论是欧洲战略文化讨论的延续,但其可能会孕育出新的战略文化并形成新的意识形态基础。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贺嘉洁青年副研究员的发言题目为《关系变化与规范反馈——以中、美对东南亚无核武器区建设的态度变迁为例》,贺嘉洁青年副研究员聚焦于中美两国在《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问题上的态度的微妙变化,分析了行动者对关系的情感联结程度和地缘政治价值的权衡对行动者对规范所作反馈的作用机制。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倪枭泽发言题目为《二战后美国对外援助体制改革成败及其“破碎化”成因研究》, 倪枭泽探讨了影响体制改革成败和成功改革走向的因素机制,解释了“破碎化”体制下发展援助政策地位的升降。发言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刁大明副教授对发言进行了一一点评。刁大明副教授认为,崔守军教授的研究和对趋势的判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严少华青年副研究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深邃的理论视角,具有较强的启示性;贺嘉洁青年副研究员的研究规范性、逻辑性强,并就提升模型的解释度提出建议;倪枭泽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并就变量的细化提出建议。随后,各发言人也作出相应回应,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讨论。


分论坛十五“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与外交”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杨原研究员主持。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曹廷副研究员发言题目为《全球发展倡议视角下的中拉新能源合作》,曹廷副研究员介绍了中拉新能源合作的共识、进展、机遇和挑战,并对推进中拉新能源合作提出政策建议。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温尧助理研究员发言题目为《政党外交的对象国效应:基于东南亚的讨论》, 温尧助理研究员结合中国共产党对东南亚交往的相关案例,由观念、利益、争议维度出发提出政党外交可以在对象国产生明显的政治效应。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讲师王鸿铭老师的发言题目为《比较视野下政党建设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王鸿铭老师提出建构政党建设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分析框架,并对东南亚国家的政党建设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实践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何家丞博士的发言题目为《包容性的限度:重思印度的民主化及其结果》,何家丞博士提出印度民主的包容性可能回避了社会结构的不平等问题,而由此形成的自由民主制度巩固了既有的碎片化社会权力结构并导致治理困境。发言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许嫣然老师对发言进行了一一点评。许嫣然讲师认为,曹廷副研究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并就结合全球发展倡议视角提出建议;温尧助理研究员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并就几个维度的层次提出建议;王鸿铭讲师的研究也已十分深入,并就不同模式国家的政党能力提出探讨;何家丞博士的研究逻辑性强,使用文献丰富,并就历史政治遗产对执政党的影响提出探讨。随后,各发言人也作出相应回应,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讨论。

分论坛十六“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英津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韩冬临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中国公众对环境保护支持的态度——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的分析(2001-2018)》。韩冬临教授的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中国公众普遍支持环境保护行为,特别是2012年以后,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支持有了明显的提升,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环境保护行为的不同因素。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谢超副研究员的发言题目为《民族主义如何影响外交决策:以印度教民族主义为例》。谢超副研究员的研究分析了作为印度教民族主义代表性组织和一个非政党组织,服务团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影响国家行为,通过研究揭示了理解莫迪政府在重大经济改革改革问题上转换立场背后的意识形态动因。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庄梅茜老师的发言题目是《西方政治行为理论的概念反思和突破》。庄梅茜老师指出,尽管政治行为研究领域使用的概念全都是西方来的,但我们很少会去思考概念背后的权力谱系是什么,并指出反思西方政治理论概念本身,而不仅仅是检验各种理论假设,政治话语的理论创新也应该在概念上多下功夫,而不仅仅是关注当前现实下的制度和模式。发言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张扬老师对发言内容进行了一一点评。张扬老师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角度提出了,并从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上对韩冬临教授的研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针对谢超副研究员的研究,张扬老师认为其基于田野的研究意义独特,并就印度相关的情况进行了讨论;针对庄梅茜老师的研究,张扬老师认为应该区分概念之间的区别,并寻找概念之间的关系。随后,各发言人也作出相应回应,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讨论。


在各分论坛结束后,论坛进入到闭幕式环节。闭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翟东升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熊易寒教授指出,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论坛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五届,从两校三院扩大到全国,形成了品牌效应。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祁怀高研究员指出,本届论坛议题设置前沿、人员组成合理、发言内容平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张晓京研究员对参与的学者、复旦大学参与主办的同仁和会务团队表示了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教授指出,论坛已经取得了标志性的进展,后续要继续将论坛办好,推动中国政治学大踏步向前。


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下一届将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和国际问题研究院轮值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