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暨“全球治理与中国的联合国外交”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学者以及十年来该中心培养的优秀校友共5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参加了纪念和学术活动。
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首任主任、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复旦外语系64届校友陈健,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原驻加拿大大使卢树民,亚欧基金会原总干事、原驻印度大使张炎等出席活动并在开幕式上致辞。
校党委书记焦扬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她回顾了复旦大学与联合国的深厚渊源以及一代代复旦人在联合国为国争光、为全球治理贡献自己智慧和力量的光辉历程。焦扬强调,复旦要按照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培养更多具有国际对话能力、能够参与国际竞争、有志于投身国际组织和联合国事业的高素质人才;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等相关院系机构要以学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国际问题和全球治理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不断产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持续锻造特色鲜明的“复旦品牌”,为国家战略和全球治理提供更多的有效智力支撑。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建林,原联合国秘书长南南合作特使、复旦大学校友周一平,联合国文明联盟大使、上海联合国研究会会长潘光等嘉宾也出席了当天的活动并致辞。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心伯主持了当天的开幕式。
在随后举行的主旨演讲中,陈健大使与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会长杨洁勉教授围绕大会主题“全球治理与中国的联合国外交”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深度思考。校长助理陈志敏主持了主旨演讲。
据悉,在此次纪念活动暨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外交部、国防部维和办公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发改委战略新兴产业联盟、南南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复旦大学等政、军、学、商界的代表将围绕“联合国与全球治理:机遇与挑战”及“中国的联合国外交:继承与转型”展开深入交流和深度探讨。由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出版的《全球治理中的中国与联合国》纪念文集也在此次研讨会上首发。6月18日上午,与会代表还前往上海联合国研究会就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的联合国研究进行了座谈。
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6月14日,是隶属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的校级研究中心。十年来,中心主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发展报告、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15项重要研究课题,与联合国文明联盟、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中国联合国协会等合作主办和承办了10多次重大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中心组织的“复旦大学联合国研究丛书”已出版10本。中心主办的“复旦联合国研究论坛”已邀请20多位联合国官员和专家学者前来复旦演讲。中心选派了多位复旦学生赴联合国实习,指导和培养了10多位联合国研究方向的博士后和博士生以及10多位留学生,其中一位研究生在中心成立十周年之际正式赴日内瓦联合国难民署工作。十年来,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从事联合国问题研究和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
据介绍,复旦大学与联合国有着不解之缘。早在1945年4月,著名法学家、复旦大学法律系的创建者之一、曾担任复旦大学副校长的王宠惠先生就参加了旨在筹建联合国的旧金山会议,对《联合国宪章》的中文文本进行了定稿前的最终修正,并在宪章上以中文签字,为联合国的诞生作出了复旦人特殊而重要的贡献。前不久刚刚离世的与复旦同龄的校友严幼韵女士,是联合国礼宾司最早的礼宾官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中国人。陈健校友是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之后最早派驻联合国的外交官之一,并于2001—2007年间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曾担任我国驻多国大使的过家鼎校友也是新中国最早派驻联合国的外交官之一。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冀朝铸大使、沙祖康大使曾分别受聘担任复旦大学兼职教授,沙祖康大使还担任了国际问题研究院名誉院长。我校周一平校友曾担任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任,并于2014年担任联合国南南合作特使。联合国框架内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世界银行原常务副行长章晟曼等也都毕业于复旦大学。1994年,在陈健秘书长的亲切关怀下,复旦成立了联合国校友会,陈健秘书长亲任名誉会长。一代又一代复旦人在联合国努力拼搏、砥砺奋斗,为全球治理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