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尔茨输了。继法国之后,德国政坛也陷入了动荡。
在当地时间16日举行的德国联邦议院(议会下院)信任投票中,总理朔尔茨未能获得多数议员支持。这意味着,由社会民主党、绿党、自由民主党三个党派组成的“红绿灯”执政联盟宣告解体。
朔尔茨建议总统施泰因迈尔解散议院,并将原定明年9月28日举行的大选提前至2月23日举行。
令人惊讶的是,举行此次信任投票的动议由朔尔茨11日主动向德国联邦议院提出,他还表示,本届政府倒台正是他所希望的。一国总理为何会希望自己输呢?
同时,作为“欧盟领头羊”的德国长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但是德国经济受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而陷入低迷,正面临着连续两年的GDP萎缩。这与此次联合政府的倒台的关系有多大?为此,潮新闻特邀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简军波来一一梳理解答。
在12月16日举行的德国联邦议院(议会下院)信任投票中,德国总理朔尔茨未能获得多数议员支持。图源:新华社
朔尔茨打的什么算盘?
2021年的联邦议院选举后,德国在联邦层面首次出现三个政党联合执政,这被视为德国政党格局发生变化的标志。但随后的事实证明,更多政党的加入虽然让政府确保了议会多数地位,但也让执政联盟内部矛盾更多且更难调和。
“朔尔茨政府执政期间面临经济持续低迷、能源价格高涨、制造业衰退、社会治安恶化、财政负担沉重等压力,三党却在诸多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导致选民对政府逐渐失去耐心。”简军波告诉潮新闻记者,朔尔茨政府走到这一步,是执政联盟内部矛盾总爆发的结果,他选择主动发起信任投票或有触发提前大选以寻求连任的政治考量。
值得关注的是,三党联盟瓦解后,朔尔茨所在的社民党支持率确实有所回升。“组建一个新的政府,从德国的整体利益角度来讲,可能更好。”简军波说。
综合德国媒体11月20日报道,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计划在德国裁员2900人,裁员计划主要针对其位于德国科隆的工厂。图源:新华社
德国政坛动荡背后是“日子不好过”了
那个战后在欧洲长期鹤立鸡群的“欧盟领头羊”,近年来也遭遇了经济寒冬,风光不再。
近期,联邦政府将德国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从0.3%下调至-0.2%,这意味着德国经济将面临连续第二年的萎缩。此外,德国慕尼黑经济研究所17日发布12月德国企业景气指数,显示该指数从11月的85.6点跌至84.7点,为2020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
“经济下行导致政局不稳,政局不稳同样导致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两者会相互冲击、相互影响。”简军波分析认为,此次内阁垮台,与德国经济近几年深陷困境和迷茫有着很大的关系,“政局不稳,会冲击外部投资,导致投资者信心不足。”
不过,投资者信心也因为预期德国新一届政府可能出台更多利商政策以及欧洲央行明年可能继续降息而有所恢复。位于德国的欧洲经济研究中心17日发布的12月德国经济信心指数为15.7点,比上月高8.3点。
简军波指出,对德国未来政府来讲,首先是怎样保持政局的稳定、保持政府的稳定性和定力是很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完成更深刻的经济改革,才是稳定政坛的长远出路。”
12月16日在柏林拍摄的德国国会大厦一角。图源:新华社
老牌执政党基民盟很可能卷土重来
事实上,自三党执政联盟破裂后,德国各党派就已经进入竞选阶段。目前,德国4个政党推出了总理候选人,分别是社会民主党的现任总理朔尔茨、最大在野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主席默茨、来自绿党的现任副总理哈贝克、德国选择党主席魏德尔。
德国福沙舆论调查所10日发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由基民盟及其姊妹党基督教社会联盟(基社盟)组成的传统中右翼党派联盟党排名第一,支持率为31%;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以18%的支持率位列第二;社民党和绿党的支持率有所回升,分别为17%和13%。
在简军波看来,基民盟获胜可能性极高,理由是基民盟曾经长期稳定执政,有着良好的执政基础。
由阿登纳创立的基民盟,曾经于1949年至1969年、1982年至1998年、2005年至2021年执掌西德/德国,阿登纳、科尔、默克尔等在位多年的强势德国总理均出自该党。
现任基民盟主席默茨表示,他计划坚持德国宪法规定的政府支出上限,即“债务刹车”。社民党和绿党希望对这一机制进行改革。“债务刹车”机制于2009年由默克尔政府推出,指的是联邦政府不得为州政府举债、联邦政府的新增财务赤字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35%等规定。
虽然基民盟希望在欧洲层面修改法律遏制移民,不过该党还提议加快外国技术工人的签证处理速度,因为德国需要更多人才。同时,基民盟希望减税,提议把公司税降至25%,废除旨在扶持德东部经济发展的“团结税”。
这个德国战后最重要的老牌政党会不会卷土重来?且等明年2月23日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