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2022—2024年)

研究院举行“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外交研究论坛”第五讲: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后周边外交顶层设计

发布时间:2014-05-21浏览次数:320

2014520上午,“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外交研究论坛”第五讲在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举行。本讲活动由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祁怀高副研究员主讲,主讲题目是“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后周边外交顶层设计”。活动由研究院石源华教授主持。“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外交研究论坛”由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办。

祁怀高首先向大家解析了中央在201310月召开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他认为,“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召开的背景有三个方面:一是周边在中国和平发展和外交布局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二是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中国的周边地区进入动荡升温期和矛盾多发期;三是新一届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周边外交,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周边外交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开启了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顶层设计”。座谈会中关于“推进外交工作改革创新”的提法,使得这次座谈会上升到“外交领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高度。

接着,祁怀高向大家重点分析了今后5年至10年中国周边外交战略“顶层设计”。他认为,周边外交的“顶层设计”需要在统筹考虑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风险挑战的基础上,在中央层面上对周边外交进行总体布局,寻求解决周边外交面临的重大问题的工作思路和实施方案。据此,他提出中国周边外交顶层设计的六个思考。

第一个思考是树立“大周边”外交理念以顺应中国“战略边疆”的拓展。“大周边”概念超越传统的地理范围界限,是指同中国海上、陆上有相同战略利益需求的国家和地区。祁怀高并不主张“大周边”成为一项明确成文的中国周边战略,而是强调,在新时期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向外延伸和海外利益的增加,我们要以“与时俱进”的视角看待新时期中国的“周边地缘”与“战略边疆”。

第二个思考是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来整合四种周边外交思路。目前,国内政策界和学术界存在着“海上突破”、“积极西进”、“立足国内”和“外围拓展”四种周边外交思路。在新成立的中央国安委的运筹下,中国的周边外交顶层设计需要整合上述四种周边外交思路,综合施策,从而整体谋划中国周边外交的战略架构。

第三个思考是构建应对美、日、俄、印四国的“新型大国关系”。中国需要妥善应对美、日、俄、印四大国对中国周边环境和周边外交的影响,并努力与美、日、俄、印共同探索构建一条以尊重为前提、以合作为途径、以共赢为目标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第四个思考是统筹中国周边“六大板块”。祁怀高认为,中国要统筹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与南太平洋“六大板块”(次区域),把这“六大板块”看作一个利益高度相关、互动极为频繁的整体。

第五个思考是用“底线思维”来管控周边突发事件。“底线思维”的实质就是风险思维,在面对未来周边突发事件时强调以最坏打算作必要思想和物质准备,积极争取最好结果。中国周边外交面对与日本、菲律宾等主权领土斗争等问题时,要有“底线思维”,要显示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的坚定决心,给对手划出红线,并且内部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

第六个思考是在国内国际大局互动中统筹边疆发展与周边外交。在思考周边外交顶层设计时,胸中要装着国内和周边两个大局。可以采取的做法包括:一是区域发展战略和周边外交政策“双轮驱动”中国边疆发展。二是在央地博弈中建立中央主导下的共赢外交格局。三是在边疆周边互动中构建互利共赢的“周边治理机制”。

报告结束之后,祁怀高就中国“大周边”概念的界定、中国如何开展对周边国家的增信释疑工作、中国如何向周边国家提供安全类的公共产品、中国如何协调“海上突破”和“积极西进”政策等问题与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