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平:《国际日本研究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8月版,ISBN:978-7-208-17721-5。
内容简介: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意在从文献与数据的视角切入学术史,侧重梳理美国学界日本研究的代际转换和学术流变,并将其置于中国—日本—美国的“三角学术体系”中加以考察。第二部分关注译介与出版,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分析国内出版的国际日本研究译著,探究其第三方镜鉴的意义。第三部分为书稿的主体,涉及篇章超过全书的一半。这一部分聚焦理论与方法,析论国际日本研究的若干经典作品。书目的甄选主要基于以下三个考量:其一,作品本身具有较高质量,在国际学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有目共睹;其二,中国国内对其关注或了解相对较少,或在日美等不同学界境遇迥然,值得探究其背后的褒贬臧否;其三,作品反映出较强的典型性和样本意义,能够尝鼎一脔,透视不同学科在特定时期的发展脉络和学术风格。在行文中,着意以下几点。首先,“以点带面”,以一部作品为借力点,进而引发对该研究领域或某一类主题的讨论。其次,“时空延续”,将这一作品问世之后的反响争鸣、学术进展纳入介绍,因此,各篇的注解亦非虚饰,力争起到补充说明、文献提示的作用。再次,“述论结合”,将该作品置于学科史和学术史的背景下,希图解析其在国际日本研究中的理论价值与方法论意义。
作者简介:贺平,国际政治博士,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外交学系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关注贸易政治学、东亚区域合作、国际日本研究,著有《区域公共产品与日本的东亚功能性合作:冷战后的实践与启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贸易与国际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贸易政治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等。
本书目录
第一部分 别境集益:文献与数据
第一章 中国的日本研究:学科梳理和资料盘点
第二章 美国的日本研究:基础资料与文献汇编
第三章 美国的日本研究:世代更替与学术流变
第四章 以数论政:若干日本政治研究数据库简介
第二部分 异域求声:译介与出版
第五章 国际日本研究的中文译介:第三方镜鉴的意义
第六章 国际日本研究的中文译介:基于样本数据的分析(1993-2016)
第七章 国际日本研究的中文译介:除了《菊与刀》,还有什么?
第八章 国际日本研究的转译与对译
第三部分 他山攻错:理论与方法
第九章 日本研究是否有章可循:两部方法论佳作的评介
第十章 “本土书写者”的困境与呐喊:评《学术世界体系与本土人类学》
第十一章 “日本异质论”眼中的日本:评《日本权力结构之谜》
第十二章 日常莫辩,理论何为:《生成自我》的价值与启示
第十三章 学术研究如何雅俗共赏:《筑地》介评
第十四章 “理性选择理论”的南橘北枳?《寡头政治》的争论与受容
第十五章 柯蒂斯的日本政治研究及其学术史意义:以《日本式选举运动》为中心
第十六章 “政治民族志”与“局外知情人”:再论柯蒂斯的日本政治研究
第十七章 如何用数理分析阐释日本特质:《世袭与民主》介评
第十八章 多重方法与国际比较下的概念论证:丹尼尔•阿尔德里奇的灾难叙事
参考文献
后记
本书为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冷战后的日本与中日关系研究”系列丛书的第六部。前五部分别为《冷战后美日海权同盟战略:内涵、特征、影响》(高兰著,2018年)、《冷战后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胡令远、袁堂军、马欣欣主编,2019年)、《区域公共产品与日本的东亚功能性合作:冷战后的实践与启示》(贺平著,2019年)、《冷战后日本的国内政治与对外政策》(王广涛著,2019年)、《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新型国际关系: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胡令远、高兰、贺平主编,2021年)。丛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