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2022—2024年)

南方周末:张家栋:美乌总统舌战白宫:一场早有预兆的“世界级”争吵

发布时间:2025-03-02浏览次数:11

(来源:南方周末,2025-03-02)

“你在拿数百万人的性命赌博。你所做的是(对美国的)不尊重,这个国家对你的支持远远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

当地时间2025年2月28日,美国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美国总统特朗普指着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斥责。

特朗普高声连续强调了两遍,“你是在拿第三次世界大战赌博”。

泽连斯基试图辩解的声音,完全被特朗普压制。

当天,泽连斯基带着新拟好的矿产资源协议到访白宫,没想到迎接他的是一场“鸿门宴”。在全球媒体面前,泽连斯基和特朗普、美国副总统万斯发生了一场剑拔弩张的争吵。

泽连斯基反复称不相信停火协议能保护乌克兰周全,特朗普则指责其“高估了自己的筹码”,应该“更加感恩”。

这场争吵足以载入国际外交史。相关视频瞬间引爆全球社交媒体,各种“名场面”切片几成刷屏之势。《纽约时报》驻白宫首席记者贝克直呼,这是他1996年报道白宫新闻以来,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

美乌双方的会谈,原本是举行美乌矿产协议签字仪式并召开联合记者会前走的象征性流程。但剧本的走势,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会晤不欢而散,泽连斯基提前离开白宫,美乌矿产协议未能签署。

“泽连斯基总统还没有做好和平的准备,因为他觉得我们的介入让他在谈判中占据了巨大优势。我不想要优势,我要和平。”泽连斯基离开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当他准备好和平时,他可以回来。”

“特朗普和泽连斯基的争吵看似是临时起意,实则是两种价值观和国家安全观矛盾冲突的爆发,是特朗普几天前和法国总统与英国首相吵架的后续。”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院研究员张弘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泽连斯基或者欧洲不希望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太多,而特朗普则基于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外交逻辑,希望乌克兰马上止损、割肉出局,双方谁也无法说服对方。”

1 “二对一”的围攻

“总统先生,恕我直言,我认为你来到椭圆形办公室,试图在美国媒体面前质问,是不尊重的。现在,你们正在到处强迫新兵到前线,因为你们出现了人力问题。你应该感谢总统试图结束这场冲突。”当地时间2025年2月28日,随着万斯当众质问泽连斯基,白宫内的气氛骤然升温。

在当天的会晤中,泽连斯基与特朗普和万斯进行了长达约45分钟的会谈。前半个小时的礼节性交谈风平浪静,双方保持着一国领袖的风范。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到访表示欢迎,并盛赞乌克兰军队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

然而最后十分钟,却演变成了一场“二对一”的围攻。

当万斯表达了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并盛赞特朗普为结束战争所做的努力后,泽连斯基并未如几日前英国首相斯塔默访美时那般小心翼翼。他回顾了与俄罗斯的历史纠葛,指责普京侵占克里米亚,杀害乌克兰人,并反问万斯,“这是你说的哪种外交?你是什么意思?”

现场气氛随之开始变得紧张。

随后,泽连斯基指责在俄乌冲突过程中,包括美国在内的各方做法都有问题。他表示,“隔着大洋,你们现在没感受到问题,但未来你们会感受到的。”

泽连斯基的回击彻底激怒了特朗普。原本坐在两者间围观这场唇枪舌剑的特朗普,也开始加入“战局”。

“不要告诉我们会有什么感觉,因为你没资格说这些。记住,你没有权利决定我们的感受。我们会感觉很好。我们会感觉非常好,非常强大。”在你来我往的回击中,特朗普的嗓门越来越高。

此前一直双手抱臂的泽连斯基改变了此前的坐姿,双手交叉放在两腿之间。

“我能回答吗?”泽连斯基小心翼翼地询问,得到的却是特朗普的否定。“不不,你已经说了很多了。你的国家有大麻烦了。”

双方激烈争吵时,坐在底下的乌克兰驻美大使奥克萨娜·马尔卡罗娃尴尬地摸着鼻子,随后用右手掐住眉心,闭上眼睛直摇头。

“从来没有哪位美国总统像特朗普这样,对泽连斯基这样的来访者进行言语攻击,导致华盛顿与基辅的关系几乎立即破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报道中指出。

“此次会谈中,特朗普和万斯咄咄逼人,完全不遵守外交礼仪,而泽连斯基则明显带着悲愤和抗拒的情绪。”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张家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此次会见之前,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已经多次隔空互怼,谈判期间对协议条款不满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紧张关系。此次白宫的激烈争论实际上是双方长期隔空互怼的升级,更多是一种情绪化的表现。”

“要么你们达成协议,要么我们退出。”在对泽连斯基抛出威胁之后,特朗普转头对在场媒体说道,“我想我们已经看够了,这会是一部很棒的电视秀。”

这场令人目瞪口呆的会谈就此落下帷幕。

随后,特朗普、万斯与国务卿鲁比奥和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椭圆形办公室聚在一起评估形势。

泽连斯基和乌方代表团前往另外一个单独房间。

一位匿名白宫官员透露,乌方代表曾提出抗议,希望继续会谈。但特朗普指示鲁比奥和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示意泽连斯基,“是时候离开了”。

当地时间下午1时40分左右,一言不发的泽连斯基走出白宫,“阴沉着脸”钻进一辆黑色SUV。他的助手和其他乌克兰高级官员跟在他后面钻进一辆面包车。白宫内阁会议室桌子上,盘子里的春绿色沙拉、迷迭香烤鸡和焦糖布丁原封未动,那原本是为泽连斯基和乌克兰代表团准备的午餐。

当天晚上,特朗普离开白宫,前往佛罗里达过周末。

“他(泽连斯基)说他想现在就回来,但我不能这么做。”在白宫南草坪登机的一刻,特朗普告诉现场的记者。

当地时间2025年2月28日,美国华盛顿特区,泽连斯基与特朗普争吵后离开白宫。视觉中国/图

当地时间2025年2月28日,美国华盛顿特区,泽连斯基与特朗普争吵后离开白宫。(视觉中国/图)

2 要不来的安全保障

“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乌克兰将很难和俄罗斯抗衡。”当地时间2025年2月28日,已经离开白宫的泽连斯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当被问及是否后悔在白宫发生的事情时,泽连斯基表示:“是的,我认为这不好。”但他同时表示,并不需要向特朗普道歉。“我尊重特朗普,也尊重美国人民,我认为我们必须非常坦诚开放,我不确定我们是否做了什么不好的事。”

一场元首会晤,何以变成“史上最大的外交灾难”?

在分析人士看来,美乌双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差异决定了一切,特朗普给不了泽连斯基想要的安全承诺。

“在俄乌问题上,特朗普希望乌克兰接受自身实力不济、无法取胜的现实,坐下来和谈。但就如何结束战争以及战后的安全保障问题上,双方没有共同语言,甚至没有共识。当这些分歧在摄像机面前进一步放大,再加上双方的互相指责、互不妥协,谈崩就是必然的事。”张弘分析。

2月28日的会谈中,泽连斯基直白地表示,希望美国继续提供安全援助。他表示,如果没有安全保障,乌克兰不会同意停火。

当被特朗普质疑“不想停火”时,泽连斯基回应说,“我们当然希望停止战争。但我说过,停火需要(安全)保证。”

事实上,泽连斯基出访白宫所带的矿产协议,本身就被视为换取安全保障的“投名状”。

“矿产协议签署本来对泽连斯基来说是一种双赢,既实现了和特朗普面对面会谈、建立某种关系的愿望,又能借此换取美国提供军事支持,获取安全上的保障。”张弘指出。

当地时间2025年2月28日,华盛顿白宫外,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的支持者们聚集示威。视觉中国/图

当地时间2025年2月28日,华盛顿白宫外,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的支持者们聚集示威。(视觉中国/图)

几经修改后,在启程奔赴白宫前两天,乌内阁会议2月26日晚批准了一份“关于设立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规则与条件的协议”。

按照该协议,乌克兰需将稀土、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未来收益的50%注入美乌共管基金,美国则以资金、金融产品和其他对乌重建具有关键意义的资产向基金注资,并保证基金吸纳的资金将只用于对乌重建项目的投资,即用乌克兰的资源收益收购乌克兰的资产。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终敲定的矿产协议中,美国做出了适当让步,删除了此前要求乌克兰出资额需达到5000亿美元以及美国对乌财政援助算作美国对该基金出资额的规定。美方还同意将美国完全拥有重建投资基金改为两国共管。

但就乌克兰最为关心的安全问题,该协议并未明确。

据乌媒报道,作为乌方“核心诉求”的安全保障内容被放到协议第10条,而且只有一句话:“美国政府支持乌克兰为获得建立持久和平所需的安全保障所做的努力。”

乌通社称,美国看似较之前作出了些许让步,但这份协议是否能有效保护乌免受俄再次进攻,仍存在不确定性。

实际上,特朗普最想要的是停火。在他的眼中,停火比达成协议更快。

“你根本没有底牌。和我们在一起,你才有筹码。没有我们,你一张牌都没有。这会是一个艰难的交易,因为人们的态度必须改变。”特朗普在回应中充满威胁的意味。

“特朗普本身就没想给乌克兰想要的安全保障。纵观美国历史,任何一届美国总统都不会给非盟国以安全保障。这是美国的一贯风格,它绝对不会把自己的战略决策权交给别人。”张家栋表示。

3 “代价是整个国家”?

会谈不欢而散后,泽连斯基在社交平台上连发三十多个“感谢”。

对于将其“逐出”白宫的特朗普,泽连斯基特意用乌克兰语和英语双语致谢,“谢谢美国,谢谢你的援助,谢谢安排这次出访,谢谢美国总统、国会及美国人民。”

与此同时,泽连斯基对包括德国总理朔尔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及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内的31位外国领导人或国际组织代表官员致以谢意。

“小国与大国相交,总归是要妥协的,泽连斯基没有选择。”张家栋坦言,泽连斯基的一番道谢,只是拉拢欧洲盟友的体现。

当地时间2025年2月28日,华盛顿白宫外,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的支持者们聚集示威。视觉中国/图

当地时间2025年2月24日,美国华盛顿特区,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白宫,寻求在美国和俄罗斯就结束乌克兰危机开展实质性谈判前协调美欧间立场。(视觉中国/图)

早在泽连斯基之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斯塔默就曾先后访美,寻求在美俄就乌克兰危机开展实质性谈判前协调美欧间立场。

显而易见的是,“白宫闹剧”显示出,马克龙和斯塔默怀抱着希望而来,最终却失望而归。特朗普直接甩锅给欧洲,采访时批评斯塔默和马克龙对结束乌克兰危机“毫无作为”。

一些欧洲领导人气愤地谴责特朗普的所作所为。“自由世界需要一位新的领导人。这一点很明显。”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前爱沙尼亚总理卡娅·卡拉斯在社交媒体上说。

接下来的24小时内,欧洲领导人的表态至关重要。3月1日早上,泽连斯基提前抵达英国伦敦斯坦斯特德机场。一天后,斯塔默将主持一场欧洲领导人峰会,重点讨论俄乌冲突如何结束。

三年的战争与漫长的跨大西洋飞行,让泽连斯基疲惫不堪。

“这次争吵给特朗普留下了外交的尴尬局面。未来能不能重新坐在一起,都难以预测。”张弘认为,但乌克兰要再从特朗普政府中获得新的军援,实在太难。

从乌克兰援助比例看,欧洲整体占比最大,但美国仍是核心支持方。在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报告中,俄乌冲突三周年,乌克兰接受了2670亿欧元的援助。其中欧洲的财政和人道主义援助700亿欧元,军援620亿欧元;美国拨款500亿美元用于财政和人道主义援助,640亿美元用于军事。其中,乌克兰依赖美国的远程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等武器和前线情报。

张弘认为,“大多数欧洲国家在外交上、心理上仍与乌克兰站在统一战线。战场层面,欧洲能否提供切实的帮助,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俄乌战况僵局被打破,俄罗斯在战场获得重大胜利,在欧洲微弱的帮助下,乌克兰的领土安全会面临巨大压力。”

“对于特朗普而言,能拿到多少矿产挣多少钱并不重要,只要协议签订,这就是他的重大外交胜利。拜登政府给乌克兰投入巨额援助,特朗普作为新总统帮美国人要回来了。”在张家栋看来,乌克兰危机最后大概率会以协议方式结束,美乌双方都需要这样一个协议。若特朗普真的撕毁美乌关系,他在国际和国内政治层面面临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尽管美欧陷入紧张,欧洲也开始不断推行战略自主,但还未到分道扬镳之时。张弘认为,“与美国彻底分手,不符合欧洲利益。”

这一刻也可能决定欧洲的战争与和平时代。如果美国退出,欧洲能否独立支持乌克兰?

“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对欧洲是直接威胁,对美国不是。这也是特朗普肆无忌惮的原因。”张家栋认为,美欧关系建立在“欧洲在战略上支持美国,美国在安全上保护欧洲”,如果美国不再支持乌克兰,欧洲可以接得下。只是欧洲承平日久,尚未将防御体系转为战时体系。“当然,如果欧洲全盘接下乌克兰问题,会给美欧关系带来极大伤害。”

与此同时,白宫里的争吵获得俄罗斯一片欢呼。俄罗斯安全委员会副主席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兴奋地说,“乌克兰正在‘拿第三次世界大战赌博’。”

乌克兰的未来道路目前尚不明朗,但危机重重。

“以这种方式与特朗普对话,他现在必须摧毁泽连斯基。”乌克兰一名反对派议员说,“我担心代价将是我们整个国家。”